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我国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的趋势,特别提到胃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在癌症发病率中的排名。文章强调了胃肠镜检查对于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并指出40岁是一个分水岭,40岁以后胃癌和肠癌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因此推荐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文章还提到了胃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和误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胃癌、结直肠癌等位列癌症发病率前5位。
大约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需要重视早期发现和诊断。
关键观点2: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包括胃镜和肠镜检查,通过前端装有高清摄像头的柔性软管直观检查消化道黏膜。胃镜检查可发现胃炎、胃溃疡等,肠镜检查可诊断肠炎、肠息肉等。
关键观点3: 40岁是一个分水岭,40岁以后胃癌、肠癌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
因此推荐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如长期抽烟喝酒、高盐饮食、有肿瘤家族史等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关键观点4: 胃肠镜检查分为普通和无痛检查。
患者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检查前需要注意饮食和清肠,并且应该按照医生指导停用某些药物。
关键观点5: 存在关于胃肠镜检查的误区。
例如,取活检并不一定是得了肿瘤,无痛胃肠镜麻醉也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