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解读了北京市天同律师事务所“天同诉讼圈”披露的一起名为“名为债务重组,实为资管公司违规放贷”的案件,该案件成功为客户免去4亿余元的高额利息。文章详细分析了该案件涉及AMC公司违规放贷,“明债实贷”违规操作,并回顾了2020年最高院华融云南分公司VS昆明呈钢借款纠纷二审案件,再次引发对“明债实贷”的关注。同时,文章也介绍了2025年最高院某资管公司“以不良资产重组为名,违规放贷”再审案件,强调了“明债实贷”行为违反强制性规定,扰乱金融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属于无效行为。文章还探讨了不良资产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并提供了不良资产业务创新能力分析、不良资产估值基本方法与流程解析、新经济周期下个贷不良投资机遇及定价分析等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天同律所成功帮助客户免去4亿余元利息
北京市天同律师事务所通过代理,成功说服合议庭推翻第一审判决,为客户免去高额利息。
关键观点2: AMC公司违规放贷,“明债实贷”操作
案件中涉及AMC公司违规放贷,不良资产收购业务中“明债实贷”违规操作,再度引发行业热议。
关键观点3: 回顾2020年最高院华融云南分公司VS昆明呈钢借款纠纷案
该案件在业内造成了极大的反响,将“明债实贷”的类重组“擦边球”做法置于法律风险之下,给AMC机构敲响警钟。
关键观点4: 2025年最高院某资管公司再审案件
该案同样涉及“明债实贷”问题,最高院认定借款合同无效,并要求按LPR计算资金占用损失。
关键观点5: 不良资产市场现状与未来
文章探讨了不良资产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提供了不良资产业务创新能力分析、不良资产估值基本方法与流程解析、新经济周期下个贷不良投资机遇及定价分析等内容。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