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进行描述,介绍了传统车企与新兴势力的博弈、供应商的成长与崛起,以及汽车产业的未来趋势。文章指出,传统车企在智能化方面突然提速,主要得益于供应商的成长,同时车展也展示了汽车产业的成熟和回归对价值的敬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传统车企与新兴势力的博弈进入深水区
传统车企携成熟工业体系反攻,与新兴势力在车展上展开深度交流,共同展示汽车产业从“Show”到“Auto”的回归。
关键观点2: 供应商的崛起和改变传统的协作方式
新型智能软硬件供应商的过硬技术为传统车企提供了支持。传统供应商提供智能产品的能力显著提升,通过与新型供应商合作获取相关能力。同时,传统车企普遍采取“模块化采购+自主集成”的策略来补齐智能化短板。车展上展示了供应商在本土化方面的努力,包括技术解耦和研发+数据+测试+制造的全本土化链条建设。
关键观点3: 汽车产业未来的趋势
汽车产业的未来既需要硬件的支撑,也需要软件的创新。在智能化的大背景下,车企与供应商需要形成战略联盟,共同面对挑战。车展上的技术展示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走向成熟,开始回归对价值的敬畏。
文章预览
新兴势力与传统力量博弈进入深水区 文|《财经》研究员 尹路 编辑|韩舒淋 2025年4月23日至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2025年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本次车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千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不同于2023年的疫情后上海车展的流量井喷与2024年北京车展的营销喧闹,2025年的展台涌动着务实的技术交流氛围。传统车企携成熟工业体系强势反攻,老牌供应商带着硬核技术走向舞台中央,新兴势力与传统力量的博弈进入深水区。 这次车展的主角是从概念炒作中清醒的车企,以及从幕后代工走向价值共创的供应商群体,他们共同展示着汽车产业从“Show”到“Auto”的回归。 传统车企的反攻 曾经以“技术输出者”自居的海外品牌,正以谦卑姿态向中国同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