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老年人群中结核病的问题。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成为结核病的高危群体。尽管政府已经开展老年人群结核病的筛查工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诊断延迟、漏诊误诊等。此外,老年人的共病情况和对预防性治疗的接受度也影响了结核病的治疗转归。文章还提到了多种筛查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和应用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老年人是结核病的高危群体,人口老龄化加剧了结核病防控的形势。
统计显示,我国肺结核老年患者占比较高且呈上升趋势,患病高峰年龄逐渐后移。
关键观点2: 政府已经开展老年人群结核病的筛查工作,但仍存在诊断延迟、漏诊误诊等问题。
虽然采取了多种筛查手段,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存在技术适宜性、医务人员操作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观点3: 探索更精准便捷的筛查技术是未来的方向之一。
目前,学界正在探索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来提高筛查的精准度和效率。
关键观点4: 筛查只是“早干预”的第一步,还需要解决基层胸片疑似肺结核的追踪、潜伏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意愿等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了筛查的最终效益和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
文章预览
2024.11. 1 4 本文字数:3987,阅读时长大约6.5分钟 导读 :统计显示,我国87.5%的肺结核患者首诊在综合医院,诊断延迟率达61.8%。 作者 | 第一财经 吴斯旻 结核,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其全球发病率在新冠过后已连续四年攀升,并于去年重新成为“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疾病防控形势正因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更趋严峻。 有业界专家在近期举办的一场行业论坛上透露了一组数据:从全国层面来看,约15%的老年人占结核病患者的35%,在某些地区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与此同时,这些老年人占结核病死亡病例比重超50%。 《中国统计年鉴2024》显示,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已经达到21676万人。更为关键的是,由于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的人口老龄化进展更快,全国结核病低疫情地区也面临新的挑战。 近年来,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