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北宋词人柳永的一生,包括其在杭州的成名经历、多次科举落第的挫折,以及他如何走向填词之路,最终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词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柳永的生平概述
文章介绍了柳永的生平,包括他在杭州的成名作《望海潮》,以及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中榜的经历。
关键观点2: 柳永与科举的挫折
柳永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遭挫折。他先是被评属辞浮糜,后在仁宗皇帝看到他的考卷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皱起眉头,最终断送了他的仕途梦。
关键观点3: 柳永的填词生涯
遭遇科举挫折后,柳永开始了填词生涯。他的词在市井中广受欢迎,他常与乐工歌妓为伍,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
关键观点4: 柳永的晚年与身后事
柳永一生未中科举,晚年贫病交加。但他留下的词作却深受人们喜爱,歌妓们凑钱为他下葬,每年清明相约祭扫。他没有子嗣,但'杨柳岸,晓风残月'成为他永恒的符号。
文章预览
你好呀,我是掌史嬷嬷。 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十八岁的柳三变站在钱塘江畔,望着远处繁华的杭州城。 这位出身官宦世家的少年才子,本应直奔汴京参加科举,却被眼前这座"东南形胜"的都市迷住了脚步。 西湖边的歌楼里,名妓楚楚正在抚琴。 柳三变倚栏听曲,忽然灵感泉涌。"姑娘可愿唱新词?"他取出刚写就的《望海潮》,"此词当配姑娘的金嗓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楚楚的歌声如清泉流淌,将杭州的烟柳画桥、市列珠玑描绘得淋漓尽致。 中秋夜宴上,当楚楚唱罢此曲,满座宾客皆醉。 杭州知州孙何拍案叫绝:"此词何人所作?" "回大人,是柳七公子。"楚楚抿嘴一笑。 翌日,孙何设宴款待这位故人之子。 觥筹交错间,柳三变意气风发,哪会想到这竟是他人生巅峰的开始。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柳三变终于来到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