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沐子恒

魏国奇人,曾管制张辽、于禁、张郃等七路大军

沐子恒  · 简书  ·  · 2018-12-06 15:43

文/沐子恒

三国时期是历史的一段插曲,他们既有南北朝时期互相征伐,混乱割据的局面,文人谋臣又都保持着先秦、汉朝时期名士风范,因而为人津津乐道。其中魏国的人才可谓最多,武将之中最著名的当属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张郃、于禁、徐晃和张郃。他们不仅能征惯战,而且深谙韬略,为曹魏的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世人熟知。然而在真实历史中,他们是否有在演义中那样高的地位呢?

根据记载,在五子良将中,乐进最先去世,最高官位是右将军;于禁最高职务达到了左将军,可惜兵败投降晚节不保;张辽镇守合肥,令孙权多年不敢妄动,最后的官位是前将军;徐晃官至右将军,张郃最晚去世,官位也升的最高,被拜为征西车骑将军。

大家了解,三国时魏国军制仍然沿袭了汉代,大将军最高,然后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镇军、四镇、前后左右将军等等,而最高职位大将军、骠骑将军一般是曹氏或者夏侯氏人担当的,例如曹仁就是大将军,曹洪曾是骠骑将军。

然而魏国有这样一位外姓奇人,他官职最高干到了骠骑将军,放在现在是副总司令一级,并且曾经都督节制张郃、张辽、于禁几位名将,他究竟是谁呢?


这个人《三国演义》上并没有他的故事,只见于正史,名叫赵俨,字伯然,是颍川阳翟人(在今河南禹州)。他和当时的名士杜袭、繁钦要好,和同郡的陈群、辛毗一同享有很高的声望,三人带着全宗族的父老一起投奔了曹操,曹操一看,大喜过望,全部录用,并让赵俨当了郎陵令。

赵俨上任之初就表现了恩威并施的手段,惩治了很多地方豪强,但是先抓后放,把这些人治理的服服帖贴。

后来曹操在前线和袁绍打仗,豫州很多郡县都叛变了,唯独阳安郡不叛。这个郡的都尉李通为了表示忠心,强征了很多绵绢准备送上去。

赵俨于是劝阻:“将军你这么整,不成。会把百姓逼到对立面上去。还是我帮您摆平此事吧!”

于是给荀彧写信说:“现在阳安郡按制应该把征收的绵绢送给朝廷,但是道路艰难,还容易被盗贼抢去,眼下百姓穷困,周围邻近的郡县一同反叛,我们阳安郡也面临不保。这是关系一方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况且本郡百姓执守忠节,虽处险境依然不生二心,对微小的善事也一定要有所奖赏,那么心怀忠心的人就会再接再厉,肝脑涂地。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藏富于民安抚于民。我们觉得朝廷应该怜惜抚慰本郡的百姓,将已经收的绵绢全部退还给他们。”

荀彧接到信件后上报朝廷,免去了阳安郡的绢赋。在官渡之战后,赵俨还顺便销毁了李通私通袁绍的书信,让李通对赵俨为人大为佩服,后来就和赵俨结成了儿女亲家,这场隐藏的骚乱,无声无息就被摆平了,下面人民欢心,上面老板放心,中间李通这个同僚还记得他的恩情。

后来赵俨做司空椽属主簿,负责调合张辽、于禁和乐进的关系;赤壁之战时,任都督护军,监领节制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路人马。赵俨不但将这七位大将管理的服服帖帖,而且还跟他们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和谐,令曹操大为放心。

赵俨不禁在协调人事、处理关系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在关键时刻也有过人的胆识,在襄樊之战的紧急关头,曹操派出右将军徐晃救援曹仁。当时后续部队尚未赶到,军情又急,徐晃想要长驱直入,解樊城之围。赵俨力劝徐晃,先头部队兵力太少,不如暂缓救援,可派人潜入城中告知援军即将抵达,以激励将士们的士气。在诸将犹豫不决的时候,主动承诺,如果曹操怪罪下来,他将一力承担。众将这才决定延迟救援,依计行事。

后来情势的发展,果然如赵俨所料,徐晃的部队没有白白送死,曹仁坚守到了援军来到,打败了关羽,解救了樊城之围。曹操听闻了这个消息,也称赞赵俨“迟援”是正确的。

赵俨文武双全,沉稳持重,官位一路攀升,最后成为了骠骑将军,还做到了司空,最后在一生可谓官运亨通。看来,人光有本事还不够,要是能懂得明事有度、协调人际,猜的懂领导的意思,才能把人生的路走得更宽啊。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