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今日新材料

研究前沿:浙江大学范修林团队-锂电 | Nature Chemistry

今日新材料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07-16 00:0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浙江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了一种名为分子对接电解质的策略,旨在克服常规电解质在锂电池中的限制问题。该策略通过激活非配位溶剂,促进电极表面的法拉第反应,并抑制不希望的副反应。利用这种策略开发的电解质在全电池和袋装电池中表现出较高的锂电镀/剥离库仑效率和容量保持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要介绍了分子对接电解质的策略和设计原理。

该策略旨在通过激活非配位溶剂,促进快速Li+反应动力学,并抑制电极副反应。

关键观点2: 该策略实现的电解质已经成功开发出25种电解质。

这些电解质在全电池和袋装电池中表现出较高的锂电镀/剥离库仑效率和容量保持率。

关键观点3: 文章提供了分子对接电解质的实验证据和表征结果。

通过动态Li+-溶剂配位,实现了快速Li+转移动力学,从而提高了锂电池的性能。


文章预览

可充电锂电池的理想电解质,应该促进电极表面附近的法拉第反应,同时减轻不希望的副反应。然而,常规电解质,由于其较高的去溶剂化能和较低相容性,通常表现出缓慢的动力学和严重老化degradation 。 今日,浙江大学Baochen Ma, Haikuo Zhang,范修林Xiulin Fan等,在Nature Chemistry上发文,提出了一种电解质设计策略,以克服了锂盐在非配位溶剂中解离相关的限制问题,从而实现了快速、稳定的锂化学。 当混合于氟化苯或卤化烷烃化合物时,通过有利的氢键相互作用,活化了非配位溶剂,特别是Fδ−–Hδ+或Hδ+–Oδ−。这些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得动态Li+–溶剂配位过程成为可能,从而促进快速Li+反应动力学,并抑制电极副反应。 利用这种分子对接docking电解质设计策略,已经开发了25种电解质,并在全电池和袋装电池中,都表现出了较高的锂电镀/剥离库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