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羊史记
「鱼羊」意为「鲜」,鱼羊秘史,访远古之鲜,揭万世之秘。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鱼羊史记

1377年,68岁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赠绸缎:“给你做百岁衣!”,谁料3年后竟下诛杀令

鱼羊史记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5-11 2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明朝开国文臣宋濂的一生。他在洪武十年初春向朱元璋请求辞官归乡,因年迈不能处理国事而得到批准。归乡后,他仍关心国事,每日伏案著述。然而,他的命运受到胡惟庸案牵连,最终客死异乡。一百一十五年后,明孝宗才为宋濂平反昭雪。文章通过描述宋濂的生平经历,展示了君臣关系的复杂性和历史的变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宋濂请求辞官归乡

宋濂因年迈不能处理国事,向朱元璋请求辞官归乡,展现了君臣间的情感纠葛和历史的变迁。

关键观点2: 宋濂的晚年遭遇

宋濂在晚年受到胡惟庸案的牵连,最终客死异乡,其命运引人深思。

关键观点3: 宋濂的历史贡献

宋濂作为明朝开国文臣,其一生贡献包括编修《元史》、制定礼乐等,这些成就足以让后人评说。

关键观点4: 明朝君权的复杂性

文章通过宋濂的命运展示了明朝君权的复杂性,以及伴君如伴虎的历史教训。


文章预览

你好呀,我是掌史嬷嬷。 洪武十年的初春,六十八岁的宋濂跪在奉天殿内,额头紧贴着冰冷的金砖。 这位"开国文臣之首"的白发已经稀疏,宽大的朝服更显得他身形瘦削。 "陛下,老臣乞骸骨归乡。"宋濂的声音有些颤抖。 朱元璋从奏折中抬起头,眉头紧锁:"爱卿何出此言?" "老臣年迈,目不能视细字,耳不能闻远声..."宋濂缓缓抬头,浑浊的眼中闪着泪光,"恐误国事。" 殿内陷入长久的沉默。朱元璋起身踱步,龙袍扫过御案,带起一阵微风。 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应天府初见宋濂时的场景,那位仙华山来的隐士,一袭青衫,谈吐不凡,让他这个草莽出身的皇帝惊为天人。 "罢了。"朱元璋长叹一声,"朕准了。" 临行那日,朱元璋特意在谨身殿设宴。席间,他命人捧出一匹上好的云锦:"爱卿,这是蜀地进贡的料子,留着做百岁衣吧。" 宋濂闻言失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