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浏览器中的一个小功能,即让浏览过的网页链接变色的功能,会泄露用户的隐私。该功能基于CSS语言,将浏览过的链接标记为“:visited”,从而改善用户的视觉体验。然而,这个功能也存在安全隐患,因为浏览器只认历史记录里的链接,恶意网站可以通过这个漏洞读取用户页面上的CSS信息,了解用户之前的浏览记录。这种情况对于某些领域来说很有价值,可以被用来窥探用户的个人信息。这个问题在2002年就被发现,但至今仍然存在。最近Google在Chrome 136版本中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为浏览记录建立分区来确保隐私安全。然而,除了这个漏洞之外,还存在其他类型的网络隐私泄露风险,如时序攻击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浏览过的网页链接变色的功能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该功能基于CSS语言标记浏览过的链接,但恶意网站可以利用这个漏洞读取用户的浏览历史。
关键观点2: 浏览器历史记录泄露问题历史悠久。
该问题最早在2002年被发现,至今已存在23年。
关键观点3: Google在Chrome 136版本中解决了浏览器历史记录泄露问题。
解决方案是通过为浏览记录建立分区来确保隐私安全,但其他类型的网络隐私泄露风险仍然存在。
关键观点4: 存在其他网络隐私泄露风险,如时序攻击等。
这些攻击依据页面加载或渲染时间推测用户之前的浏览记录,也存在其他类似的漏洞。
文章预览
提起隐私泄露这事儿,托尼其实早就麻了。。。平时网购、换手机号、注册各种账号之类的都会咔咔泄露,根本就防不住。 但托尼真是没想到,浏览器里会有一个看起来完全人畜无害的功能,也在偷偷泄露我们的个人隐私,而且这一泄露就 23 年。。。 这个功能我保证大家都用过。不知道各位差友们有没有这种印象,初中上微机课那会儿,当同学们满怀激动的心情打开 4399 ,一眼就能看出上一波上课的玩了什么游戏 —— 就看游戏的链接有没有变紫, 链接变紫了,说明这个页面前不久刚打开过 。 不光是 4399 啊,这个贴心的小功能其实广泛存在于各大网页里,就比方说我在搜索引擎里打开了差评的官网,回退后就能发现链接的颜色变成了紫色,本质上是提醒你:“ 你之前打开过这个网页了哦!” 能让你浏览信息的效率变得更高。 对,别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