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旨在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活动,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通过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以提高安全性和促进人工智能的有序发展。同时,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便利工具同时也造成虚假信息传播等问题。该办法旨在通过标识活动规范,提高内容安全性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有序发展。
关键观点2: 什么是《标识办法》的重点解决内容
重点解决‘哪些是生成的’‘谁生成的’以及‘从哪里生成的’等问题,推动由生成到传播各环节的全流程安全管理。
关键观点3: 《标识办法》中的两种标识形式
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显式标识以文字、声音、图形等方式呈现并可以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隐式标识则采取技术措施在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
关键观点4: 服务提供者在《标识办法》中的责任和义务
服务提供者需对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并在文件元数据添加隐式标识,包含制作要素信息。同时,在用户服务协议中明确说明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方法、样式等规范内容。
关键观点5: 《标识办法》的强制要求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不得通过不正当标识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文章预览
记者3月14日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获悉,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进一步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活动。《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合成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为生成合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提供了便利工具,在促进经济发展、丰富网上内容、便利公众生活的同时,也造成虚假信息传播、破坏网络生态等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标识办法》重点解决“哪些是生成的”“谁生成的”“从哪里生成的”等问题,推动由生成到传播各环节的全流程安全管理,力争打造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 据介绍,《标识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