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十月稻田从网红大米企业到市值暴跌的历程,分析了其业务、渠道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其核心大米业务增长乏力,玉米业务虽有所增长但难以支撑公司整体业绩。同时,公司面临传统电商渠道优势不再、新兴电商渠道投入成本高且增长存疑、线下渠道竞争激烈的局面。管理层资本操作引发市场质疑,股权结构和管理层家族化也带来潜在隐患。文章指出,十月稻田想要破局面临重重压力,过去依赖电商红利维系高增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十月稻田核心大米业务增长乏力,玉米业务虽有所增长但难以支撑公司整体业绩。
十月稻田的大米业务受到竞争压力,营收增长缓慢,同时玉米业务虽然短期内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持续性存疑,难以承担公司业务转型的重任。
关键观点2: 十月稻田面临渠道困境,传统电商渠道优势不再,新兴电商渠道投入成本高且增长存疑,线下渠道竞争激烈。
随着电商格局的变化,十月稻田面临传统渠道优势减弱,新兴渠道投入大且效果不确定,线下拓展难度大的问题。
关键观点3: 十月稻田管理层资本操作引发市场质疑,股权结构和管理层家族化也带来潜在隐患。
十月稻田管理层的高额分红、跨界投资等行为引发市场质疑,同时家族化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方式也带来了诸多潜在隐患,如影响长期投入、动摇资本市场信心等。
文章预览
作者丨小李飞刀 图片丨图虫创意、东方IC 、网络 来源丨市值观察(ID:shizhiguancha) 2023年10月上市以来,“网红大米第一股”十月稻田股价跌跌不休。截至5月19日,现价 较 历史高点 暴跌 近 80 %,市值 缩水 230亿港元。 尽管近期公司发布了扭亏高增的 2024年财报,依旧没能提振市场信心。 资本市场 用 脚投票 背后 , 直指十月稻田高端大米业务失速、电商 渠道 红利退潮 及 家族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困局。 01 大米失速,玉米难支 2011年前后, 十月稻田创始人王兵避开与传统粮油巨头在线下市场的激烈竞争,选择 “ all in ” 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 创立了 十月稻田、柴火大院两大品牌 , 主推五常大米、东北大米等品类,迅速扩大了市场规模, 成为 后来 备受追捧 的 “高端网红大米”。 然而,好景不长,近年来十月稻田 的核心大米业务增长逐渐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