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网络游戏行业中因服务协议中的格式条款引发的用户争议,以韬安说的第15期文章为例,详细阐述了抽卡价格调整的法律与合约边界,以及用户权益保护的问题。文章还介绍了行政监管的现状和动向,并给出了合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题
探讨网络游戏行业中服务协议格式条款引发的用户争议,关注抽卡价格调整的法律和合约边界。
关键观点2: 用户协议中的“单方调整权”条款
游戏用户协议与活动公告中常保留对价格、概率等调整的权利,但这样的“单方变更权”并不当然有效,需接受法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审查。
关键观点3: “期待利益”的边界
用户在抽卡场景中主张期待利益损失需审慎,除非存在概率造假、虚假公示等行为,原则上不支持以未中高稀有道具或价格变更未补差为由主张期待利益损失。
关键观点4: 行政监管的现状和动向
我国对抽卡机制的规制经历了从部门规范到制度化推进的路径,现有规定要求运营商公示可抽取虚拟道具的详细信息、抽取概率,并公布抽取结果、保存记录。
关键观点5: 合规建议
平台在进行价格或概率调整时,应提前预告并为用户提供虚拟道具兑换、以游戏币直接购买等非随机获得方式。同时,平台应履行更为严格的显著提示与到达性告知义务,避免把信息不对称优势转化为对消费者选择空间的压缩。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