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苹果账户被盗刷162笔的事件,引起消费者对免密支付功能的关注。文中提到,消费者在使用免密支付时需谨慎,以免因权限过度开放引发资金损失。文章还介绍了免密支付存在的风险,如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的风险、小额免密累积大额损失以及隐蔽性强难察觉等。同时,提供了如何关闭免密支付功能和遭遇盗刷后的应对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免密支付存在的风险
消费者在使用免密支付时需谨慎,以免因权限过度开放引发资金损失。包括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的风险、小额免密累积大额损失以及隐蔽性强难察觉等问题。
关键观点2: 如何关闭免密支付功能
为降低盗刷风险,消费者可以采取关闭免密支付功能的措施。包括检查并关闭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的免密支付权限,移除不常用或不信任的第三方应用支付授权等。
关键观点3: 遭遇盗刷后的应对措施
若消费者发现账户存在异常交易,应立即冻结支付渠道、留存证据并投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消费者还可以拨打热线电话或通过相关平台进行维权。
文章预览
近日 #苹果账户凌晨被盗刷162笔# 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一位消费者 在凌晨2:50到5:51 被盗刷162笔 总金额超8万元 只因Ta开通了“免密支付” 如何保护好钱袋子? 一文了解 ↓↓↓ 众多消费者 踩坑 中消协提示 在某投诉平台上 有近6万条投诉涉及“免密支付” 包括用户在不知情情况下 被开通“免密支付” 无法取消、开通后乱扣费等问题 △投诉平台截图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 网络购物谨慎使用“免密支付” 避免因权限过度开放引发资金损失 隐蔽性强难察觉 “免密支付”漏洞多 “免密支付”即“无需密码确认支付”,用户开通后,单笔交易金额在一定限额内可直接扣款。然而, 这一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 一是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风险激增。 若他人获取您的账号或设备,可通过“免密支付”直接消费或购买虚拟服务,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