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研究背景 在一系列用于钾金属电池(PMBs)的阳极材料中,K金属阳极具有理论比容量高(687 mAh g -1 )、氧化还原电位低(-2.39V)等优点。然而,K金属阳极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不均匀的沉积行为、巨大的体积变化以及不可避免的钾枝晶生长等。研究人员提出了在阳极和电解质界面上调节离子传输行为的方法来克服上述问题。例如,设计电解质添加剂来调节溶剂化结构,以加快去溶剂化过程或调节由此形成的SEI,使其具有坚固的结构和亲钾性成分;构建三维多孔宿主,其主要功能不仅在于物理限制,还在于重新分配离子通量并提供必要的离子传输路径;而构建人工SEI层通常是为了增强机械强度以抑制枝晶,同时通过引入亲钾物质加快离子传输速率。然而,由于添加剂过早失效、三维宿主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