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科院之声

生态防范蝗灾!我国科学家破译“虫族密会”暗号 | 新华社

中科院之声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5-06-29 08:00
    

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研究团队成功实现对蝗虫群聚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生物合成与释放过程的精准化学调控,破译了蝗虫群聚的暗号,为生态防范蝗灾提供了可能。这项成果由康乐团队与雷晓光团队合作完成。他们解码了蝗虫信息素的完整生物合成途径,并通过对4VA进行生物合成与释放过程的精准化学调控,实现对蝗虫群聚行为的人工定向干预。这可以减少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为田野里的绿色防控开辟新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团队成功实现对蝗虫群聚信息素4VA的生物合成与释放过程的精准化学调控

研究团队通过解析微量化学物质蝗虫群聚信息素4VA的完整生物合成途径,成功鉴定出4VA的生物合成前体化合物以及关键合成酶4VPMT1和4VPMT2。这些发现为实现蝗虫群聚行为的精准化学调控提供了基础。

关键观点2: 研究突破领域瓶颈,系统剖析了蝗虫群聚信息素的完整生物合成途径

尽管已有超过3000种昆虫的信息素被发现和鉴定,但全面揭示一个特定的信息素在昆虫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仍然是一个挑战。这项研究突破了这个瓶颈,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观点3: 研究开辟综合治蝗“新路径”

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影响人类健康。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治蝗方法,即通过高效特异的小分子抑制剂进行生物防治,减少生态污染。此外,该研究还提供了“以生物信息交流为靶点”的害虫防控新思路。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