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葡萄园里的羚羊

权利、自由与托付

葡萄园里的羚羊  · 简书  ·  · 2020-12-26 00:30

今天听到两则信息,都与抑郁症有关。

其中一则,一位朋友的男友人A,未满40岁,是年轻有为的律师,但在上个星期在抑郁症的困扰下选择离开了我们这个世界,留下父母,妻儿。

另外一则,是一位朋友的姐妹B,受困抑郁症以致无法工作,她问朋友:“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我为A的抉择感到佩服。一个人彻底求死,是很不容易的。我想那一刻他内心一定很恐惧,但他求死的欲望战胜了这种恐惧,他肯定非常非常地绝望。但我更加为A的死亡感到痛苦和惋惜。如果有战胜死亡恐惧的勇气,为什么不把这样的勇气放在求生存这个目标上面?

很多陷入抑郁症的朋友,在一开始的时候,总是非常讨厌我的劝慰,他们最爱对我说的一句话是:“你不是我,怎么能理解我?”

是的,我不是你,我不能代替你做任何的选择,但我理解你,并且愿意理解你。

我也曾经困在抑郁症里。

引发抑郁症的其中一条导火线就是——求而不得。因为有所求得不到,心里的虚空感被释放。当人有了“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这样的感触以后,对生命的厌倦和沮丧就成了主要的意识。人若浮萍,随水飘荡。如果再遇上一些风浪,被湮没的恐惧感就会袭来。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试着去坐坐快艇,当快艇离开浪尖上,而又没有回落到水面上的时候,那种失重的感觉会如死亡的恐惧一般包裹着你。

抑郁症,也是一种生命失重的状态。

为什么求而不得,会引发内心那么大的震荡?因为我们都会将“所求”的理想化,把“所求”的当成我们理所应当的权利,当作我们追求的“自由”。尤其是缺乏认知的时候,我们就会将“求必得”的当成“所求”的必然。

而世界自有世界运行的法则。我们既没有创造了世界,也没有创造生命,在创造之上,有一位创造的神。世界原是托付给我们的,生命也是托付给我们的。

吃喝的自由,婚嫁的自由,是我们的权利,更是一种托付。更遑论其他的事物了。

如此想来,感恩的心念便能抚平一切,尤其是在遭遇不公不义的时候。

得之我幸,失之亦我幸。

何不积攒财富在天上?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你的心若能安放在磐石之上,虚空也就再也影响不了你。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