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梅医心说】技术革新:手臂上的“针孔”重塑心墙——首例经导管单路径室间隔缺损封堵技术成功实施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4-15 19:00
    

文章预览

“从手臂到心脏,仅需一个针尖大小的开口,这是一场医学技术与生命健康的精妙对话。”近日,梅州市人民医院钟志雄教授与钟炜教授带领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完成了一场‘颠覆传统’的心脏介入封堵手术:通过患者右臂肱动脉的一个微小穿刺点,成功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这场手术全程用时仅40分钟,术后患者可即刻下床活动,标志着我院心脏介入的四级手术迈入“极简时代”。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已发展成熟,传统介入手术需穿刺患者股动脉和股静脉,建立从大腿到心脏的循环轨道,俗称“治疗通路”,尽管创伤已较开胸手术大幅降低,但患者术中仍有“压鞘”困难,以及瓣膜损伤和血管并发症等风险,术后需严格卧床制动12小时,影响患者就医体验。 技术革新:化繁为简的“一线天”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