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Jelly爱分享

关于保研的学校和个人准备

Jelly爱分享  · 简书  ·  · 2021-04-07 15:58
    

文章预览

今天我们来了解保研的资讯,关键词:保研率!
为什么这个指标也很重要?因为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以及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的不断提高,读研究生成为很多本科毕业生的选择。很多考生填报志愿时,也会考虑报考的大学和专业是否容易读研。而保送研究生的比例高,意味着这所大学的本科生读研的几率非常大。


  1. 关于高校推免资格
  • 保研: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
  • 关于大学保研率,国家规定(2006年):
    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保送研究生名额一般按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
    对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要求一般要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5%左右确定。
    经教育部确定的人文、理科等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学校,按教育部批准的基地班招生人数的50%左右,单独增加推免生名额,由学校统筹安排;对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适当增加推免生名额。
    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接收该校推免生的人数,不得超过该校推免生总数的65%,其中地处西部省份或军工、矿业、石油、地质、农林等特殊类型的高等学校,上述比例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75%。

-总结:985、211保研率高、双一流大学保研率普遍较高


  1. 关于推免高校名单
    369所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高校清单:
    https://yz.chsi.com.cn/kyzx/kp/201708/20170824/1626093510.html

全国保研率top排行榜:


保研率排行

保研率排行2

保研率排行3

保研率排行4

  1. 关于保研的流程介绍
    一般建议选择3-5所学校进行申请
    4月-6月,关注高校推免夏令营活动
    6月-8月,参加高校推免夏令营活动
    9月,准备推免申请资料
    9-10月,推免复试(笔试&免试)

  1. 哪类学生更容易具有保研资格?
    推免资格一般由就读的本科院校决定。
    学校会根据特定的考评形式,评价学生在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表现,按照专业内排名,将教育部门分配的推免名额给予相应的学生。推免方式多样,其中基于学习成绩的推免方式最为常见。大家也称之为“学保”。
    它主要根据学生在本科前三年(五年制为前四年)的学习成绩。因此,想要获得“学保”资格,学生首先要保证学习成绩在专业内排名靠前。
    除了要求成绩优秀,目前各高校还在科技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提出要求。这些项目将作为加分项在最终的综合成绩里有所体现。基于学习成绩的推免方式一般竞争较激烈,因为大家的学习成绩往往差异较小。很多学生便希望通过突出的科研或实践经历脱颖而出。因此,成绩之外的科技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加分项也不可忽视。

  1. 如何准备保研?
    学校和专业选择:结合本校学长、学姐、老师的反馈和经验做选择;
    申请材料准备:申请书、个人陈述、专家推荐信...
    笔试和面试准备:专业课程、专业英语;可以参考考研复试准备;
    面试中老师可能会问你:
    1.请简要介绍自己。
    2.你为什么要报我们学校,选择xx专业?
    3.你今后的目标是什么,读博做科研,还是工作?
    4.如果你被录取,具体你从事做哪一方向的研究?谈谈你对这一领域的认识。
    5.请评价下你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优缺点?
    6.该专业在国外的研究进展,你是否有所了解?你是否涉猎相关期刊与著作?
    7.你读过哪些专业方面的书籍或文献,请举例说明作者的观点以及你的想法。
    8.谈谈你已经发表的论文,或者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思路。
    9.你是否确定能取得保研名额?

  1. 跨专业保研条件?
    虽然存在跨专业的推免生,但成功者并不多。原因:一是推免生中选择跨专业的本来就少;二是一般导师都不是很愿意接受与本专业关联性不大的推免生,因为导师都希望招到的学生能很快进入专业领域,开展工作;三是准备时间问题。

如果跨专业,那么,对考生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首先,要对所跨专业有强烈的兴趣,能在精神上给予强大力量;
其次,要有悟性,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短时间内掌握跨专业知识;
第三,要做好第三,要做好与导师的交流沟通,这很重要。是否存在申请多所院校的可能与导师的交流沟通,这很重要。


  1. 关于跨专业
    跨专业考研热门专业: https://www.eol.cn/html/ky/kzyky/kzy.shtml
    盘点十大最难跨考专业: https://kaoyan.eol.cn/bao_kao/re_men/201806/t20180627_1613184.shtml

本文信息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教育部、考研校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