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笨人的智慧

027、神秘的中山国

笨人的智慧  · 简书  ·  · 2020-09-08 14:45

小时候听过东郭先生的故事,知道有中山狼,感觉这种狼特别狠,果然这种狼是出在中山国。

中山国很小,但地理位置很重要,魏国和赵国都想要,也有很多故事啊。


027、中山国是华夏还是夷狄?(来自“得到”的熊逸专栏)

华夏和夷狄

在战国历史上, 中山国一直都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 ,史料记载既简略,又矛盾重重。直到1974年,河北平山县挖出了中山王墓,随后又发现了中山国 灵寿故城 ,中山国的样子才渐渐被人看清,尽管在很多细节上依然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从大的身份来说,中山国属于夷狄。

华夏和夷狄的划分,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基本二分法,但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其实莫衷一是。

通常的标准是种族标准,华夏是一个种族,华夏以外的种族全是夷狄。但种族应该怎么确认呢?古人毕竟没有今天的基因检测手段,只能从外在特征来做判定。

长相当然可以作为标准,黄种人和白种人的不同一望可知,但问题是,同样是黄种人的话,相貌上的特征差异往往不那么明显,反而最明显的是穿着打扮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比如剃头和不剃头,农耕和游牧。

但是,如果有一个夷狄部落和华夏接触得太密切,穿着打扮和生活方式全都华夏化了,那么这该怎么算呢?事实上,有人还当他们是夷狄,也有人已经当他们是华夏力量。

中山国就是这种高度华夏化了夷狄国家。

所谓夷狄,具体来说分为四类: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华夏把自己放在天下正中的地位,向四面八方一看,全都是比自己落后的种族,所以分成了东西南北,给了他们这些蔑称。

而这些种族,尤其是游牧为生的种族,到处跑,很难用东西南北这一套称谓框架给他们圈定下来,所以华夏人后来也懒得细分了,把一切“非我族类”的通称夷狄或者蛮夷。

中山国是个北方国家,严格来说属于北狄。北狄也是一个统称,在北狄的名号之下有赤狄和白狄两大势力。 白狄比较文明,赤狄比较野蛮。

所以白狄反而和华夏更亲近,和华夏联手对付赤狄,中山国就是白狄中的一支。

从中山国的墓葬、青铜器和铭文来看,这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华夏国家了,论文化水平之高,论工艺造型之巧,甚至论儒学浸染之深,都不在华夏诸侯之下。

如果采用文化标准来区分华夏和夷狄的话,中山国已经完成了华丽变身,变成了货真价实的华夏了。

与周天子同姓

除此之外,中山国人还有着高贵的血统:和周天子同姓。

这件事听上去特别蹊跷,因为它意味着华夏和夷狄在血统上竟然是一家人。

其实这倒也不难理解,因为在商朝的时候,周族却是生活在遥远西部的一个小部落,论地理位置,商朝是华夏,周族是夷狄,论文化,商朝先进,周族落后。

孟子就说过,舜是东夷之人,周文王是西夷之人。

这话很让后人不舒服,因为舜和周文王都是儒家推崇的大圣人,如果在血统上他们都是夷狄,那么太打击华夏人士的血统优越感了。所以儒家学者更愿意把孟子的话曲折地解释出来,淡化舜和周文王在地里和血统上的出身问题。

但是我们只要不让情感压垮理智,就有理由大大方方承认周文王和周族人确实属于西夷。

随着武王伐纣,周朝取代了商朝,周族摇身一变,成为华夏,但周族的一些同族兄弟并没有能跟着鸡犬升天,依然继续着自己的夷狄生活,这也是不难理解的事情。

但是,道理上能理解和情感上能接受是两回事。

地理决定论在“华夏之辨”的问题上发挥着一些影响。

雍正年间发生过一起著名的曾静谋反案,雍正想借这个案子给清朝的统治合法化正名,亲笔写作,逐条驳斥曾静的谬论,再把自己的批驳配上曾静的悔改意见,刻版印刷,书名叫做《大义觉迷录》。

曾静在自己的书里,拿程朱理学的“理一分殊”概念解释为什么会有华夏和夷狄之分,他认为这是由地理因素决定的:

中原大地既平坦又方正,阴阳调和,这就生出了人。而东西南北的偏远地区,地势既不平坦又不方正,阴阳不调和,生出来的就是夷狄。更加险恶的地方,生出来的就是禽兽。

曾静这样讲,显然把夷狄当成了介于人类和禽兽之间的一个物种了。

雍正反驳说:照你这么说的话,中原大地上就只该生出人类,而不该生出飞禽走兽了。

雍正还拿孟子的话给自己张目,言下之意是:舜和周文王论血统都是夷狄,但既不妨碍他们成为优秀的统治者,也不妨碍他们成为圣人,我们满清皇帝凭什么就该被特殊看待呢?

晋国的务实作风

华夏和夷狄的矛盾可谓源远流长,当周朝大搞分封之后,位于中原腹地的晋国就面临着很严峻的夷狄问题。

该怎么和本地各个夷狄部落相处?这不仅需要强大的武力,更需要高明的政治智慧。于是,晋国和周边的夷狄部落既有对抗、也有联姻。甚至为了联姻,不惜突破伦理底线。

周朝人对于婚姻有一个很经典的原则,叫作“同姓不婚”——只要男女双方是同一个姓,就不能结婚。

我们知道周族姓“姬”,“同姓不婚”意味着,哪怕过了几百代,姬姓男人和姬姓女人也不能结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禁忌?存在着不同的说法,说法之一认为,这是出自优生学的考虑,同姓婚姻不利于子孙后代,家族没法兴旺。当然,今天来看,这个道理有一小部分成立。

《国语》讲过晋公子重耳的流亡史,当他流亡到郑国的时候,郑文公对他相当轻慢。郑国贵族叔詹劝谏郑文公,要他对重耳以礼相待,理由是重耳身上有三大吉兆,预示着重耳将来一定能够翻身。

三大吉兆的第一项,就和“同姓不婚”的禁忌有关:重耳的母亲是白狄的女人,姓姬,晋国的国君也姓姬,按说两家不该通婚,通婚之后一定生不出健康的、像样的继承人,但重耳生得一表人才,才干出众,虽然流亡在外很多年,但举止依然很得体,看不出什么毛病。

叔詹的这番话,体现了晋国的务实作风。同姓不婚,是天下通行的伦理禁忌,但晋国地理位置特殊,在现实政治的压力下,必须和夷狄通婚,才能获得可靠的盟友,所以伦理必须给政治让位。

事实上,重耳的流亡生涯正式从白狄开始的,毕竟那是舅舅家,安全,所以一住就是12年,重耳自己还娶了狄族的女子。后来重耳果然翻了身,回国继位,称为“春秋五霸”之一。(前面讲过“晋文公请隧”,晋文公就是重耳。)

白狄和晋国既是远亲,又是近邻,关系处的越来越近,所以白狄彻底华夏化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约是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年),中山国的国君中山武公获得了周天子的册封,正式升格为诸侯,从此就可以和华夏诸侯平起平坐了。这个时间,是三晋封侯的11年前。

根据战国年间的史料《世本》记载,中山武公立国建都,都城建在“顾”这个地方,大约就是今天的河北定州。

第8讲谈到《国语》的一段记载,说晋国贵族中行穆子带兵灭掉了鼓国。《国语》的“鼓”和《世本》的“顾”很可能是通假,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中山武公被册封之后,下一任是中山桓公,就是在桓公的时代里,魏文侯出动远征军,把中山国灭掉了。

但是, 魏文侯远征中山国,是一件很蹊跷的事。

当时中山国的版图,刚好嵌进赵家领土的北境,东、西、南三个方向都和赵家接壤。我们再看三晋, 从北到南,依次是赵、魏、韩。这就意味着,魏文侯想要攻打中山国,几乎需要穿越赵国全境。 何况中山国并不是什么软柿子,很不好打。

但如果真的拿下中山国,魏家就等于从南北两个方向钳住了赵家,只要愿意就可以对赵家轻松实现南北夹击。

那么,赵家为什么愿意借道给魏家呢?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