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语味悠长

【散文、文体】

语味悠长  · 简书  ·  · 2020-03-21 20:02

《猫》的文体知识辨析及教学价值探讨——作者:陈罡

一、学科知识:《猫》的文体探讨

从学科知识层面探讨辨别《猫》是散文或者小说的依据,主要有作者自述、作品版本、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史论述)、文体理论标准四种。

散文理论研究缺位,散文解读理论几近阙如。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所处的困境。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

一般认为,散文与小说的差异,一是创作取向上是否为虚构,散文写实、小说虚构;二是核心要素是否为情节,散文表现情境、小说呈现情节。

散文的常见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而叙事散文与小说同为叙事性作品,它们的区别有时更为困难。

《猫》一文中,既有“我”家所养的三只猫的故事,也有“我”及家人对待三只猫的感情变化;一方面三只猫的故事构成了特定时空下“悲剧性”的情节链,另一方面三只猫的故事背后又贯穿着一条真诚的、变化的“我”的情感线索,从而实现情境的营造,因此造成了小说与散文之间的文体模糊性。

从文体互涉的角度出发,依据我们的文体标准,“散文式小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定位。

二、课程知识:《猫》的文体定位

课程知识是语文专家从学科知识中进行提取、组织、转化到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及教师用书中的知识,在这一层面是上,文体又出现了两种体系:一是学科知识里的文类文体,二是应用于教学的教学文体。

我们需要在 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情)、文体习得规律 ,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标准对文体序列以及表达方式给予明确。

教材对语文学科知识课程化、语文课程知识外显化的程度不够,语文知识大多隐含在课文中,没有从 课程、教材层面 把课文所隐含的课程知识掘发出来,教师通常只能从 教材导学系统、助学系统、练习系统中 零星地捕捉一些。

——黄伟《语文知识刍论及吁求》


由于语文教材是一种文选型教材,多按“主题组元”的方式编排,即使最新的统编教材采取了 “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 的方式, 文体知识仍然是“隐在”教材的知识中 ,文体知识本身需要形成怎样的序列,应落实在哪个学段、哪篇课文中并不明晰,所以文体知识课程化的工作有待加强。

三、教学知识:《猫》的文体价值

文体的教学知识在 “语识”即显性知识形态方面,应包含基于文体的 教学解读知识、文体分析知识

基于文本的 教学解读知识 ,作为 教的知识 ,是指教师自己能够从文体出发解读文本,并根据课程与教学目标,通过学情研判,凝练教学解读内容,从 “值得教”的知识转化为“实施教”的知识 ;作为 学的知识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同的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进入文本,自主生成,从 习得的阅读能力转化为默会的阅读知识

文体分析知识 ,作为 教的知识 ,是指教师直面文本,依据文本理论,辨析文体特征,支持有效的文本解读,或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阅读文本,并将分析能力表征出来的知识;作为 学的知识 ,是学生在阅读经验基础上,通过随文学习,形成对于文体的阅读期待,支持适切的文本解读,并将分析能力内化的知识。

文体的教学知识在“语感”即隐性知识形态方面,指的是文体感。

“学生可以处在语感的状态中,教师必须处在知识的状态中。”

——刘大为《语言知识、能力与语文教学》


作者观点:而如果按照在一些老师建议的那样,语文教师应该“素读”“裸读”,即把资料、前见耽搁,直面文本,然后再进入教学解读,那么缺乏文体分析知识的支持,这样的阅读常常是不得要领的。

读者感受:想到之前读到的,肖培东老师就比较重视文体意识,他早年在“长三角语文教学论坛”上执教《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后这样说:“知晓课程意识,还要彰显文体思维。课程思维外,我们的教学思维首先是文体思维,其次才是文本思维。”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