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区块链币圈盘界
数字货币、加密货币、区块链、币圈、盘界,最新前沿资讯分享。深度分析、解读行业热点、痛点,曝光资金盘内幕,揭露各类庞氏骗局,随时掌握行业发展新动向,一起探索,共同进步。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区块链币圈盘界

历史性突破!上海法院成功境外变现9万枚FIL币,司法追赃迎来新时代

区块链币圈盘界  · 公众号  · 区块链  · 2025-09-17 00:14
    

主要观点总结

上海法院成功处置9万枚FIL币,采用创新手段破解虚拟货币变现难题。该实践解决了虚拟货币处置的司法困境,彰显了勇于创新的精神。文章介绍了司法困境、创新突破、选择香港持牌平台的原因、FIL币的价值保障机制、重大意义、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得到司法确认以及未来展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上海法院首次在刑事涉财产执行案件中,采用境外处置方式成功变现9万枚FIL币。

这一创举为刑事涉财产执行案件中的虚拟货币处置提供了借鉴范例。

关键观点2: 虚拟货币处置面临权属认定难、价值评估难和合法变现难等难题。

我国已禁止虚拟货币交易业务,使得涉案虚拟货币处置工作陷入僵局。

关键观点3: 上海法院探索出‘境内委托、境外处置、闭环回流’的机制,通过多部门协同解决虚拟货币处置问题。

该机制依靠香港证监会持牌的交易所进行交易,确保合法性与透明度。

关键观点4: 上海法院选择香港持牌平台处置虚拟货币的原因在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完善,有合规持牌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

这确保了资产处置的合法合规与价格公允。

关键观点5: 此次处置的FIL币价值保障机制确保了资产价值不受损失。

处置价格不低于交易日前20日的市场平均价格,有效避免了资产贬值的风险。

关键观点6: 上海法院的成功操作为我国司法机关处置虚拟货币提供了新路径,意义重大。

此次操作探索出了可行的技术路径和操作流程,为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观点7: 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得到司法确认。

虽然我国对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持严格限制和禁止态度,但并未否定其财产属性。在司法实践中,虚拟货币具有相应的财产属性已基本形成共识。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