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日本央行干预日元汇率的行为。在7月11日晚上,由于美国CPI数据公布,日元汇率出现巨大波动,日本央行进行了干预。文章还提到了日本外汇储备的情况,国际金融大鳄做空日元的资金量庞大,以及日本养老金可能采取的行动和美国的反应。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日元汇率波动与日本央行干预
文章描述了日元汇率在7月11日的巨大波动,并指出这是日本央行出手干预的痕迹。通常,日元汇率超过2%的单日波动,就有可能是日本出手干预。
关键观点2: 日本外汇储备与做空资金
文章提到了日本外汇储备的情况,尽管日本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但仍面临大规模做空日元的国际资金挑战。这些资金可能利用高杠杆操作大规模资金。
关键观点3: 日本央行干预手段与限制
文章讨论了日本央行如何尝试通过一些私下约定与美国合作以减轻干预成本,以及可能的干预手段,包括抛售美债等。
关键观点4: 日本养老金策略与美国反应
文章提及日本养老金可能的策略调整及其对日元汇率的影响,以及美国对此的反应。文章也提到了可能的美国舆论试图对日本施加压力的情况。
文章预览
7月11日晚上,日元汇率突然又有巨大波动。 在11日晚上8点半,美国CPI数据公布后,日元汇率就短线升值了2.6%; 这就是很典型的日本央行出手干预的痕迹。 我之前也介绍过,通常日本央行出手干预,日元汇率的波动幅度会达到3%左右。 比如4月29日那次干预,日元汇率最大单日振幅是达到了3.56%; 还有5月1日,日本今年第二次干预,日元单日最大振幅是达到3.15%; 所以基本上来说,日元汇率单日在2%以内的波动,可以视为是市场自身波动。 超过2%的单日波动,就有可能是日本出手干预。 超过3%的单日波动,基本就可以确定,因为市场自身波动,很难让汇率出现单日3%的巨大波动。 所以,7月3号,日元首次接近162时,突然有一波短线升值到160.9,当时我就很明确说,这不是日本央行干预,只是美国公布的ISM服务业PMI指数大幅不及市场预期,让美元走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