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学上嘉双
郭登富,笔名“茂春”,网名“学上嘉双”,1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学上嘉双

我们的明天在哪里

学上嘉双  · 简书  ·  · 2020-11-25 20:16

明天,这个词,第一次听起来有些特殊的感觉,或者说有些莫名其妙的兴奋,仿佛有一种闪光耀眼的东西在那里等着你去拿似的,这是我小时候对这个词的第一反应。那时还不知道它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总以为有什么好事在等着。但当真正到了这一天,才发现其实和往天也差不多,这才知道,原来它只是过日子中“天与天”的区别。昨天,是刚过去的一天;今天,是正在过的日子;明天,是即将到来的一天。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面的扩大,这“昨天、今天、明天”还有别的含义,我们这里暂且不管,先说说这时间的流程。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有时我们的感觉是,在不知不觉中,又过了一天。这时,就会发现,原来的昨天变成了前天;原来的今天,却变成了昨天,而原来的明天却变成了今天;同时,新的明天又产生了。所以,明代画家文嘉就曾感触,他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在钟表未发明以前,古人对于时间的计算,其准确度是不高的。除了看日月星辰的位置,就是通过“鸡鸣三遍”来确定时间。那时许多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听天由命,对大自然的索求,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当然也无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亘古时代,人们为了看时间,白天只能盯日影,晚上只能望星星和月亮。最开始是不精确的,但随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其要求也就逐渐高了。这就产生了最原始的天文学。

在先秦时代,有人根据月相的变化来计算夜间时间。有“初一升初二长,初三初四见月亮”的说法,也有“二十八九,月亮一扭”的民谣。他们一般用“十五月中天”、“二十二三,月亮落在正南边”等顺口溜来确定夜时。另外,古人还根据北斗七星在不同季节其位置不同,来判断时间。这是夜行人经常使用的方法。他们根据观测,北斗七星在每年的春分、秋分日,以及冬至、夏至日,其黄昏六点和早晨六点的位置,与晚上十二点的位置,正好在正东西和正南北方位。成语“斗转星移”就是这么产生的。

在汉代,有一种叫做“铜制圭表”的东西,就是根据日影的变化来测定时间。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被叫做“圭”;另一个是竖立于平地的测日影的标杆,被叫做“表”。这种标杆可以是竹竿,也可以是石柱。今天,在天安门城楼前被叫做“华表”的石柱,就是以前皇宫里用来测定时间的。

在汉代,还用“更”来计算时间。当时皇宫中有值班人员,被分为五个班次报时,到时更换,这些人被称为“更夫”,五个班次也叫“五更”。这样,一夜就被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古人有“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的说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半夜一点钟至三点钟做饭,凌晨三点钟到五点钟启动木船。

古人还用“漏刻计时法”计算时间。“漏”是指计算时间用的漏壶,“刻”是指把一天划分为多少份的计量单位。最初,人们发现盛水的陶器在漏水时的点滴现象,就想到了用这种办法来计算时间可能更精确,于是就专门烧制漏水的陶器,让它始终定量往下滴。滴了多少?必须要用另一个容器装着,并且在这个容器中做下标记。这个标记是刻在一根像箭杆似的木头上,规定一天为“一百刻”。这个制作被叫做“百刻制”,这个“壶”就叫它“箭壶”。

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间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要求精确。就有人在想,看用什么办法来精确计算时间,于是就出现了“十二时辰计时法”。这是从“太阳方位计时”中受到启发,把一天的时间划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段,也称“十二时辰”。到了北宋时代,由宰相苏颂主持建造的水运仪象台,在测定时间上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据说每天的误差程度,与现在相比,仅一秒钟。

计算时间精确的钟表,是西方人发明的。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教堂做弥撒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天花板上的吊灯在风中左晃右摆,于是就得到启发,觉得用这个办法计算时间,可能更精确些。但在伽利略之前,已经有人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钟表,他的名字叫丹蒂,也是意大利人。遗憾的是,这只是一架塔钟,而且日误差为十五到三十分钟。之后,又经过几百年的沧桑,逐渐被德国人亨莱思,意大利人伽利略,荷兰人惠更斯,英国人胡克、克莱门特、汤姆平、格雷厄姆、马奇、哈里森等改进,才使钟表在计算时间上越来越接近今天的水平。

西方人制造的钟表,是在明万历年间传进中国的。那时,中国的计算时间,还在沿用古代流传下来的漏刻、圭表、打更等方法。万历二十八年,也就是一六〇〇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在朝见万历皇帝时,就送给明王朝大小两只时钟,因为它是按时自动击打,所以大家便叫它“自鸣钟”。据说,利玛窦为了迎合万历皇帝的习惯,把欧洲的二十四小时改为十二个时辰,把阿拉伯数字改为汉字,还把每天分成“一百刻”,每刻为“一百分”。

今天看来,要看个精确的时间好不容易。无论是北京时间,还是东京时间,还是格林威治时间,只要在网上一查,就什么都明白了。可是,在古代,那是不可想象的。为了一个小小的误差需要改进一下,就可能迟滞几百年。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思索。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科学事业的进步一定不会停滞在原有水平,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就会加快步伐。这应该是我们光辉的前景!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意思是永远有明日,数也数不尽,如果你每天都不做事,光等待明日的到来,什么事情都不干,那是根本没有价值的白白耽误时间。所以,希望大家在明天还没有到来之前,就开始行动。或者说,从“今天”做起,从“当下”做起,才不会有“蹉跎”的贻误,更不会有“蹉跎”之后没法挽回的遗憾与损失!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