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回顾了2024年的科学新闻,包括人工智能、细胞器起源、艾滋病药物、脑机接口、化学键发现、月球探索、气候变化、核钟、量子计算和太空探索等方面的关键进展。文章总结了每个领域的重大突破,强调了科学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工智能
基于人工智能(AI)的各类应用层出不穷,大语言模型的复杂推理能力显著提升,多模态模型的跨模态数据处理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AI为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如预测生命分子相互作用、解决数学难题、识别古卷轴文字等。
关键观点2: 细胞器起源
研究发现第四种由内共生过程演化而来的细胞器——硝化原生质体,将氮气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化合物。这一发现为内共生体演化形成细胞器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关键观点3: 艾滋病药物
吉利德科学公司长效艾滋病药物来那卡帕韦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惊人的效果,达到了100%的预防效果。该公司还授权多家制造商生产仿制药,以提高药物的可及性。
关键观点4: 脑机接口
多家公司积极推动自研的脑机接口(BCI)设备进入临床,Neuralink和Synchron等公司的设备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工信部推动BCI的标准建设和临床转化。BCI的发展已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其更广泛的临床探索可能与人工智能融合,推动脑机融合智能的到来。
关键观点5: 化学键发现
日本化学家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稳定的单电子碳-碳共价键,这一发现突破了现有化学键的极限,有助于化学家进一步探索化学键的边界。
关键观点6: 月球探索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并带回月球背面土壤样品,科学家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首批成果,如月球背面火山活动持续时间、月幔源区的物质组成等。
关键观点7: 气候变化
2024年再次刷新了全球最热年份纪录,全球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新高。核钟的成功开发为未来数年内开发超精准核钟铺平了道路,可能有助于测试基础物理学理论并推动其他技术发展。
关键观点8: 量子计算
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在超导量子芯片上实现了低于纠错阈值的系统,这是建造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的必要条件。该芯片的性能扩展后或能满足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的运算要求。
关键观点9: 太空探索
SpaceX的星舰进行了多次轨道级测试飞行,展示了巨大的潜力。如果研发成功,它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运力最强的火箭,有望将太空运输的成本降低数个数量级。
文章预览
回顾2024年的科学新闻,我们会有一种不同于2023年疾风骤浪的稳妥感,这种感觉一方面来自已经开展的工作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比如: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星舰多次成功试飞;另一方面来自于许多研究进入了实用阶段,比如:有不俗应用表现的人工智能,能近100%预防艾滋病的长效药。这并不是说科学家没有为我们埋下新的种子,基础技术突破为实现容错量子计算带来了曙光,核钟的出现也让我们有可能在更精确计时之余探索原子核内部的细节。 世界依然在进步,我们乐于见到这种稳中有进的局面。 ChatGPT诞生刚满两年,基于人工智能(AI)的各类应用已层出不穷。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复杂推理能力显著提升,以及多模态模型的跨模态数据处理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AI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而在更广泛的行业内,AI也为解决现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