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泉州市首批“产业导师”“科技副总”聘任仪式在南安市成功举行。仪式上完成了首批高校“产业导师”和企业“科技副总”的聘任,并颁发了相关奖项。该举措是泉州市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创新尝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聘任仪式概况
仪式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汤孔忠和副市长黄文捷出席,完成了泉州市首批“产业导师”和“科技副总”的聘任,并颁发“留才奖”。仪式标志着泉州市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新尝试。
关键观点2: 人才互聘共享机制
泉州市建立“产业导师”“科技副总”人才互聘共享机制,通过选聘工作,全市征集了高校、企业岗位需求175个,最终确定了首批53名“产业导师”和15名“科技副总”。
关键观点3: 市领导的要求
市领导要求“产业导师”“科技副总”要发挥理论、技术和经验优势,促进科研创新成果向产业转化。同时,要求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等领域深化合作,让互聘共享工作产生更大的效果。
关键观点4: 市县两级的支持
市县两级的教育科技等部门要全力支持,完善政策保障、考核评价等机制,打响人才互聘共享特色品牌。在泉高校需完善产教融合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构建“亲产业”的专业学科体系,引导学子留泉就业创业。
关键观点5: 校院企合作项目
现场签订了5个校院企合作项目,并进行了业务辅导,展示了泉州市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合作成果。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