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读君
每日精读词条,持续精进自我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精读君

为什么要把最后通牒,拆成中间通牒?

精读君  · 公众号  ·  · 2025-03-02 13: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最后通牒”这一概念,指人们总是习惯在任务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完成任务的现象。文章通过实验结果说明了适度压力下的最后通牒可以产生正面效果,但压力过度会导致表现更差。为了避免大的最后通牒带来的不适度压力,提倡将其拆分成多个小的中间通牒,每个提供适度压力。精读君提倡每天学习一个概念,本文是探讨的第442个概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最后通牒的概念及心理学意义

最后通牒指的是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去完成。适度压力下的最后通牒可以产生正面效果。

关键观点2: 最后通牒与压力的关系

最后通牒的压力如果过度,会导致表现更差。需要避免由一个大的最后通牒所带来的不适度压力。

关键观点3: 将大的最后通牒拆分成小的中间通牒的方法

为了管理压力,提倡将大的最后通牒拆分成多个小的中间通牒,每个提供适度压力。这样可以避免过度压力带来的不良影响。


文章预览

精读君通识词典 已上线2000+概念 为什么要把最后通牒,拆成中间通牒? 你好!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概念,是「最后通牒」。 最后通牒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去完成。 人们大多具有一种拖拉倾向:在从事某一活动时,因为觉得准备不足、难度偏大,能拖就拖。 但如果条件不允许或者到了规定时间,人们就会带着压力,赶鸭子上架,去完成任务。 至于完成任务效果,有时候质量高,有时候质量低,有时候则有很多错漏。 有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个班小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实验第一阶段,没有规定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结果全班平均用了8分钟才阅读完。 第二阶段,规定他们必须在5分钟内读完,结果他们用了不到5分钟就读完。这体现出,如果压力适度,最后通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