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多家电商平台上的虾仁产品存在违规添加保水剂(磷酸盐)的问题。一些生产厂家为了增加产品重星、改善口感和延长保质期而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甚至将100斤虾仁加工成124斤。这些保水剂添加量超标的虾仁存在健康风险。文章还提到,这些虾仁产品外包装上并未标注添加了保水剂,消费者对此毫无知情。检测结果显示,部分产品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违规添加保水剂
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以增加产品重量、改善口感和延长保质期。
关键观点2: 保水剂成为增重工具
保水剂被用于虾仁的增重吸水,吸水后的虾仁卖相好、口感脆,价格更高。
关键观点3: 生产环境脏乱不堪
部分虾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脏乱不堪,缺乏卫生防护措施。
关键观点4: 保水剂添加不标注
尽管虾仁在加工时添加了保水剂磷酸盐,但成品外包装上并不作标注,消费者对此毫不知情。
关键观点5: 健康风险
长期过量摄入磷酸盐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如消化系统问题、导致人体的钙磷比失衡、缺钙、引发心血管疾病。
文章预览
点开多家电商平台,很多消费者会看到“零添加”“零保水剂”的虾仁广告。商家们解释,保水剂即食品水分保持剂,常用复合磷酸盐,能在加工时保持虾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可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总台“3·15”晚会和《财经调查》栏目同时接到群众举报,称有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 100斤虾仁泡成124斤 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 为深入生产一线调查,在业内知情人的指引下,记者前往名为尚方舟的食品公司。工作人员透露 ,他们会依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规格的虾仁。 记者走进该企业库房,只见地面上堆放着各种大袋的复合磷酸盐保水剂。 按照国家规范,一定量添加保水剂,本意是为了改良虾仁口感、保持水分,增加保质期, 但保水剂的规定到了部分企业的手上,却有了其他的用途, 首先就是增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