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iPlants

突破!四川农大揭示水稻EMS诱变效率的遗传基础

iPlants  · 公众号  · 农业 科技媒体  · 2025-11-22 14:0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研究了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时,作物育种中利用EMS化学诱变创造遗传变异的手段。研究发现,EMS诱变效率具有基因型依赖性,并首次在全基因组水平解析了EMS诱变效率的遗传基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周浩/吴先军团队揭示了果皮色素基因Rc通过增强种子抗氧化能力,多效性调控EMS耐受性与突变频率。该发现为建立精准高效的突变育种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作物育种需利用多样化的种质资源培育高产、稳产且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EMS化学诱变是创制遗传变异的经典手段,但其在应用上存在限制。

关键观点2: 研究成果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周浩/吴先军团队首次在全基因组水平解析了EMS诱变效率的遗传基础,发现了关键基因Rc及其作用机制。

关键观点3: 关键基因Rc的作用

Rc基因能提高EMS耐受性和诱变效率,通过提升水稻种子的抗氧化能力来减轻EMS诱导的氧化损伤。

关键观点4: 研究意义

该研究不仅为理解植物对化学诱变的响应提供了新见解,也为精准选择亲本基因型或利用生物技术手段优化诱变育种策略,从而高效创制水稻新种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