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红狐极客

叫“梓菡”的那么多,你知道“梓菡”的真正意思吗?

红狐极客  · 简书  ·  · 2019-12-22 00:22

汉语里没有“梓菡”这个词,所以诗词里不会有含“梓菡”的句子,古诗词里更不会有。

梓菡,一般用于现代人名。中国可查的叫“梓菡”的有几千人,如叫“张梓菡”有700多人。所以如果给孩子取名最好不要取这个名字,重名实在太多了,而且“梓”这个字并不吉祥,在古代它还有棺材的意思。

古诗词里虽然没有“梓菡”这个词,但是有“梓”和“菡”这两个单字的诗词还是很多的。带“梓”字的句子如“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李贺);“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定之方中》);“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柳宗元);“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陌。”(史达祖);“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徐祯卿);“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李白):“无桑无梓无田宅”(丘处机);“一襟满贮梓城春”(魏了翁);“龙门高百尺,梓漆让华滋。”(丁谓);“乡梓汀蘋鸡犬地,孙郎藻思若为裁。”(宋庠);“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干。”(贾岛);“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杜甫)“千章杞梓荫云天,樗散谁收老郑虔。”(苏轼);“培杞梓,待时用”(丁几仲);“英魂知所托,桥梓蔼成行。”(宋祁)。

梓树被称为百木之王。《埤雅》有“梓为百木长,故呼梓为木王。”它是一种落叶乔木,树高可达数丈,由于木材质地坚硬,耐腐蚀,过去一般用于制作家具,如旧时农村做床,门闩等,所以古代木匠的雅称就叫“梓人”或“梓匠”。旧时棺材榫卯都用梓木,所谓的“梓器”就是指棺材——皇帝的棺材虽然叫做“梓宫”,但是一般都不用梓木;古时印刷用的木板也多用梓木,所以我们的文章付印了常常说“付梓”了。梓树生长缓慢,木质好,不易变形,在农村算是较为名贵的木材,房前屋后多有种植,所以“梓”字用得最多的还是代指故乡,一般与“桑”或“里”同用,即“梓里”、“桑梓”。“梓”还是一个较为少见的姓氏。周朝的时候有梓人这个官职(其实就是御用木匠,《考工记》里就说“梓人,攻木之工。”),他的后人以官为氏。也有认为他们是春秋时郑大夫梓慎之后,以名为氏。 四川成都、山东沂水等地均有此姓。如梓庆,就是春秋时鲁人(山东人)。

就像“鸳鸯”、“蜻蜓”、“窈窕”、“腼腆”、“尴尬”等词一样,“菡”必须和“萏”合在一起才有意义。“菡萏”是荷花的意思,古人把还没有开的荷花称为菡萏。菡萏属于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叫水芙蓉、芙蕖。

带“菡”的句子如“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李白);“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罗隐);“愿妾身为红菡萏”(欧阳修);“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皇甫松);“鸡豚篱落茅茨雨,凫鸭陂塘菡萏风。”(杨基)

“菡”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都读hàn(汉,四声),但是用于人名一般读hán(寒,二声)。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