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aisy20190308
思维导图达人, 亲子阅读和英语启蒙践行者 ...
今天看啥  ›  专栏  ›  Daisy20190308

体罚,我们是管教还是出气?

Daisy20190308  · 简书  ·  · 2019-05-08 07:51

曾经的我也信誓旦旦的说“等我以后当妈妈,肯定不打孩子……”

可真的当妈妈后,尤其是孩子淘气时候,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真想打她的屁股或者小手。当然我家瑶瑶才三岁,大多时候还算听话,没有到淘气顽劣地步。想想楼下大人的责骂声,孩子哭闹声……真是为以后孩子上学后担忧,陪读的妈妈是不是都要被变成母老虎?

但是拿着皮鞭狂打一顿,真的有用吗?

想起我小时候,妈妈打我,邻居拉我走开,我边被打边想着被打死算了。

鞭打只是一阵暴雨,过去就过去了,甚至还会让孩子逆反,感觉不到爱。而挨了打的孩子也会认为挨打了就代表过去了,不会反思和检讨。

蒋雯丽导演的《我们天上见》中相依为命的爷孙两,爷爷每次惩罚孩子都是让孩子自己双手呈上皮鞭,这就是让孩子感受做错事后果,这也是理性执法,是管教。而不是像我们大多数的父母疾风骤雨,想打就打,说打就打,这就是出气。

如果孩子不知道家里的地雷在哪里,每天惴惴不安,生怕踩到地雷。孩子也会缺乏安全感,每天胆战心惊,失去对爱的希冀。

惩罚是期许,是想让孩子改过向善。

卢梭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惩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最终的果。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而走上体罚的不归路。

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安静角反思,小龄的孩子父母最好陪着,以防孩子害怕。也可以不准孩子看电视,几天不给零花钱,禁足……延伸式的惩罚才更有效果。

前几年流行的关小黑屋会让孩子失去爱,失去安全感,失去成长反思的机会。

看过一篇专访讲述成功的妈妈陈美龄,有一次大儿子犯错,她和大儿子整整谈了八个小时。大儿子最后崩溃得哭着对妈妈说“妈妈,你还是打我一顿吧”

其实,晨风细雨有时候比狂风暴雨更有力!沉声的交谈也比大声训斥得也更有力!

当我们第一次大声训斥,第二次更大声……大声训斥无效,我们小皮鞭,大皮鞭……就会发现这条不归路越来越无力。

而和孩子沉声交谈也是最难的,但也会让孩子明白自己触发父母地雷的引爆点,理解父母的爱!

作为父母,我们在执法过程也要严于律己,不要因为孩子讨价还价而妥协,没原则。

让爱回归管教,把自尊返还给孩子!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