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成功实现高精度下沉到位,大桥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突破。中铁大桥院介绍了北锚碇沉井基础的设计、施工及技术创新详情,并阐述了该大桥的建设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下沉成功
近日,由中铁大桥院设计的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顺利下沉到位,目前姿态良好,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标志着大桥建设的重要进展。
关键观点2: 大桥建设及北锚碇沉井基础规模居全球前列
中铁大桥院介绍了该桥的建设规模及北锚碇沉井基础的相关数据,该桥主跨1120米,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双层钢桁梁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公铁两用大桥。北锚碇沉井规模巨大,其设计和施工难度极高。
关键观点3: 施工工艺及技术创新
北锚碇沉井基础采用“两次接高、两次下沉”的施工工艺,项目团队通过智能数字化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了沉井下沉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和精准定位。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观点4: 大桥建设意义
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预计于2028年建成通车,届时将成为长江上的重要交通纽带,完善长江经济带骨干路网布局,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荆州及周边地区实现更高水平的跨江融合发展。
文章预览
近日,由中铁大桥院设计的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顺利实现高精度下沉到位。目前,沉井姿态良好,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突破。 锚碇是一座大桥的“基石”,由沉井和锚体组成,对大桥百年安全耐久至为关键。中铁大桥院总工程师、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总设计师肖海珠介绍,该桥主跨1120米,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双层钢桁梁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公铁两用大桥。其北锚碇沉井平面尺寸相当于12个标准篮球场大小,高度为32.5米,共分六节。其中,底部第一节8米采用钢壳混凝土结构,整个沉井基础自重达10.2万吨,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北锚碇沉井基础采用“两次接高、两次下沉”的施工工艺。在首次排水下沉阶段,耗时29天,日均下沉30厘米;第二次不排水下沉阶段历时93天,日均下沉22.2厘米,整个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