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刑事法库
《刑事法库》旨在推送刑事领域最前沿,最权威,最实用的法律资讯,指导刑事实务,是国内刑事犯罪领域最专业的公众号!
TodayRss-海外稳定RSS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刑事法库

《中国检察官》:“供卡”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着手的实质判断

刑事法库  · 公众号  · 法律  · 2025-09-18 15:5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供卡”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入手,探讨其认定的形式化倾向以及司法适用中的问题。针对犯罪着手的判断标准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基于实质客观说的立场,确立“实质控制权转移”为判断“供卡”型帮信罪着手的核心标准。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该标准的适用规则和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最后指出该标准的建立有助于精准打击本罪,实现对网络上下游关联犯罪的全链条治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供卡”型帮信罪的认定存在形式化倾向,需要结合本罪法益进行分析。

司法实践中,“供卡”型帮信罪的认定往往存在过度形式化的倾向,忽视了对法益实质侵害的分析。本罪法益包括形式层面的信息网络管理秩序和实质层面的上游犯罪保护法益。

关键观点2: 犯罪着手的判断应基于实质客观说,以行为对法益造成现实、紧迫的危险为标准。

针对“供卡”型帮信罪,犯罪着手的判断应坚持实质客观说的立场,即行为对法益造成现实、紧迫的危险。这一标准有助于纠正司法实践中的两极偏差。

关键观点3: 确立“实质控制权转移”为判断“供卡”型帮信罪着手的核心标准。

当具备使用可能性的支付工具的实质控制权由行为人转移至上游犯罪人时,即成立犯罪着手。这一标准的建立既符合立法目的,也实现了对本罪精准打击和全链条治理的目标。

关键观点4: 案例分析展示了犯罪进程和着手判断的具体运用。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实质控制权转移”标准的适用规则和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包括不同供卡方式、不同交易环境对控制权判断的影响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