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采蘑菇的小Timor

考9分的学生,有可能考到90分吗?

采蘑菇的小Timor  · 简书  ·  · 2019-10-13 16:24

文章预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刘同学上个学期数学的期末成绩是9分,是的,你没看错,就是9分。

小刘同学的家境不太富有,甚至不像其他一般家庭一样,具体怎样,嗯,不便说,不过这是让我心软的第一个原因。

虽然他的衣着可能不会给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但是他的涵养很好。记得暑假的一个中午,天气非常炎热,就连往日聒噪的知了也停止了歌唱。那时,我在辅导他写作业,发现他想打喷嚏,本以为会听到一声响亮的“阿嚏”,没想到他看了下在午睡的老师,紧紧地捂住鼻子、嘴巴,生怕发出声音,吵醒了老师。然后,他又和我说了声,要去洗下手。

除这以外,他在学习上态度也是非常端正,非常认真。虽说有时候显得过于死脑筋,但是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个孩子讨厌不了,也想好好帮助他。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帮助他呢?

首先,从本质上思考,他,还有其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 成绩差的根本原因 到底是什么?

根据网上搜寻的结果,以下原因相对较为全面:

1、智商。

不可否认的是,人天生就是有区别的,这里我们不考虑智商的高低,有经验的老师,只要和学生对视一眼就能知道这个孩子的思维敏捷程度,有的孩子冰雪聪明,学东西很快,有的孩子略显迟钝,同样的东西,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并不是智商高聪明的孩子成绩就好,也不是思维不敏捷的孩子成绩一定就差,我国目前使用的教材难度并不是很大,思维不敏捷的孩子只要稍加勤奋,并不会造成那么大的差距,据我所知,很多初中生英语和数学甚至得个位数,这不是智商问题,而是这个孩子根本没把学习当成事儿。另外,千万不要说自己的孩子笨,那样会给孩子找一个不想学的理由,想想《阿甘正传》就知道了,智商真的不是绝对的硬伤。

2、习惯。

习惯这个东西真的不是很好改变,但是习惯总是有根源的,有的孩子到了学习的时间就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到了玩耍的时间就能开开心心地玩乐,学习和玩耍放松不冲突,而且是相得益彰,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不要让爱玩成为不努力的借口,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大多数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刚开始学习,马上就想看电视玩游戏,学也没有学会,玩也不尽兴,真是“鸡飞蛋打”。

3、上课。

上课可能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了,在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中,课堂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实际起点,但是每个班总有几个人,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思想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一节课几十分钟,一不留神就过去了,等新的知识讲完开始练习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有掌握,当你的孩子举手问老师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学会了的时候,老师能耽误大多数人的时间再重头讲一遍吗?就算老师又讲了一遍,你的孩子保证认真听讲吗?课堂就像一趟趟列车,错过了这一趟,后面的还能赶上吗?

4、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这里从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来说。学校和班级是一个有组织的学习环境,大多数班级里学习和成长是主要的舆论,学习氛围比较浓厚,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得到同伴们和老师的认可,大家一起努力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差生往往无法融入这个舆论,也是因为差,也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家庭环境太重要了,父母职业,父母知识水平,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产生重要影响,想象一下,比尔盖茨的孩子和文盲的孩子的未来一样吗?当你想管教孩子时,一道初中数学题就把你难住了,当你想教育孩子时,面对一个小学数学题你拿出了作业帮app,当成绩好的时候,你说成绩好读书多没有什么用,当成绩差时,你说村里xxx小学毕业还挣了好几百万,想一想,孩子会服气吗?

5、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要讲究方法的,不能“死读书,读死书”,你看孩子没有坐在学习桌前学习好几个小时,但真正在思考的时间有多少?成绩差的孩子更多在“磨洋工”,看似很努力,实际耗时间而已,真正会学习的人,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时间,学习不是那么痛苦的事情,如果你的孩子觉得痛苦,那么回头看一看,是不是自己的方法不对,南辕北辙的故事告诉我们,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6、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很多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因为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个时候不妨试试其他方法,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找到学习的自信,能做到,才愿意做,做不到,逼着做也做不好,比如降低学习难度,设立适当的奖励,和程度相当的孩子一起比赛,观看有趣的学习动画,动手实际操作,阅读课外书籍,解决实际问题等方法都能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们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游戏有声音,有画面,过关了还有奖励,难度适中,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别说孩子们,成人也无法拒绝这些休闲游戏,整理一下思路,兴趣是需要培养的,没有那个学生出生时没有哭而是背着乘法口诀。

7、鼓励。

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鼓励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期待别人的赞美和支持,差生更是如此,当一个孩子在某一个方面得不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鼓励时,他最有可能放弃,因为或许他想在其他方面得到这种满足感。很多成人痴迷网络游戏就是如此,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到了游戏里,我就是王者。家长和老师们,请不要放弃一个孩子,也不要吝啬你鼓励的语言和赞赏的微笑,因为很有可能,你的一句话就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8、自觉。

我听过最多的原因就是孩子们不讲自觉,上课不认真听,不讲自觉作业无法保质保量完成,不讲自觉上课做小动作,不讲自觉……其实这些都是自制力差的原因,自制力包括很多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逐步增强的,但是年龄相同的学生自制力发展是不同的,小学阶段来说,很多女生字体很漂亮,作业完成质量很高,课堂也能认真听讲,男生则正好相反,字体差,小动作,贪玩,更有甚者,根本做不到凳子上,学生的自觉性可以通过诱导、训练、强化来提高,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9、计划。

学校的教学是有组织有规划的,教师的授课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的学习更应该是有计划的,好的学生能自己根据所学内容安排预习、练习、复习、备考等环节,每个环节都紧紧联系,查漏补缺,像电脑程序一样缜密,而没有学习计划的学生更像是一把算盘——拨一拨,转一转。仅仅跟随学校老师是不够的,必须自己掌握学习的内容,根据学习目标,从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制定学习计划,如果孩子小,那就由家长帮忙制定,别说这是老师的事情,全班几十个孩子,每人制定一个计划,每天监督完成,适当及时的奖励和惩罚,老师会疯掉的。培养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按时完成计划的能力是学习重要一环,把学习这段旅程,分成一个又一个小步子,完成一个开始下一个,成绩自然能提高。

10、教师。

把教师放在最后,是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但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不要说我不喜欢某个老师,我不学那个科目,这些都是理由,现在社会科技发达,手机电脑课本都是学习的高效工具,千万别把自己学不会的理由一股脑推给老师,老师是冤枉的。

好了,原因知道了,那就可以对症下药,开始行动了。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可以从学生的“ 想学→爱学→能学→会学 ”这条主线进行探索。

1、更新观念,关心爱护后进生,激励后进生“想学”的愿望 。

一些教师常常把学生入学的成绩视为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水平而忽视学生的潜在能力。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教师对学生刚开始就丧失信心,无形之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冷漠、压抑和伤害,年复一年,恶性循环,这样学生始终是学不好的。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B.S.布卢姆实验证明:许多差生的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得到各自所需的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因此,教师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差生都要格外关心爱护,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困难,不失时机地激励他们产生“想学”的强烈愿望。比如,多找后进生谈心、编座位照顾后进生、上课提问不忽视后进生、耐心回答后进生的提问、当面批改后进生的作业等等,这些效果颇佳。

2、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后进生“爱学” 。

后进生由“要我学”到“我想学”是一个十分可贵的进步。但是若不能把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稳定下来,那一切努力将会前功尽弃。因此,可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找到一些切实可行、有效的途径,激发学习兴趣,诱导他们“爱学”。

a、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后进生熟悉的事物,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数学有着同实践结合的丰富内容,老师注意引导得法,创造学习的高潮环境,从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b、为后进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兴趣的根源是来自对困难的战而胜之。”

后进生每前进一步比别的同学都要困难许多。考虑到这一特点,老师可以为后进生在集体中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比如,课堂提问对后进生适当浅些,作业、考试成绩以进步为准设立进步奖等。总之,看到后进生即使有微小的进步,也应当给予肯定,并及时通报家长,让他们在班里和家中都体验到学习取得进步的喜悦,从而稳定学习兴趣。

c、引导后进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把学习和完成任务结合起来明确学习对社会的意义,是形成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但还不足以保证产生真正的学习兴趣,只有在为了完成某项实际任务时,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习兴趣。

3、深入研究教材,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能学”。

a、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应注意适当降低知识起点,让后进生也能跨进新知识的门槛,感到自己能学在给学生上新课时,把知识的“度”放缓一些,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让后进生吃透教材的内容和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主。在练习中补充一些综合性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而对后进生不作要求。对有的知识点,也可以放在章节、单元复习或总复习中加深和拓宽。

b、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要做到上课速度适当放慢,让后进生感到能跟上教学进度。教学效果应当追求全班的整体效果,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勉强赶速度,而是做到照顾学生的全体,不能忽略后进生。例如,在讲重点内容时,老师可以放慢速度,并尽可能重复一二次;必要时再多重复几遍:在要后进生回答问题前,让他们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诱导他们积极思维,让他们真正地掌握有关知识。

4、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改善他们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由“能学”变为“会学”。

a、举办学习方法课堂交流,让后进生学习了解学习的几个基本环节在学习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

预习是一个学习周期的开端,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对教材有初步的理解,为听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听课是学好功课的关键,可以要求学生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正确的思路都要在这个环节解决;复习是对知识的消化和记忆,老师要注意学生对听课的反馈;作业和动手实践是对知识的运用和进一步掌握,老师可以启发学生能达到举一反三、技能熟练的目的;应考是检查学习效果,老师要注意衡量是否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的方法。经过这几个基本环节,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实践作用的“知识链”,进而强调后进生认识和掌握“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课内后课外”的常规学习原则和明确各学习环节“精力该集中何处,思维活动如何加强”的定时定量的具体要求。

b、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让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

因为各科知识均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可以让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不同学科的不同学习方法,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5、及时检查反馈、辅导和矫正,进一步使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

a、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

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可以拿出适当的课时或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矫正;而对少数学生存在问题,则进行分门别类指导,并加强个别的辅导等。

b、借助学生家庭的力量及时地给学生提供辅导和矫正。

有的学生父母、兄妹有文化,老师可以及时关心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帮助,这对后进生来说也是有效的。同时,也要注意做到,这种帮助和辅导在开始之初也不是全面铺开,而是有重点的进行个别试验,在此基础上,再在全班进行推广。

c、介绍或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和课外书籍。

学习差的学生有一个普遍特点,即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和记忆难且慢,一样东西还没有弄懂,另一样东西又要学习;刚刚学会一样东西,另一样东西却又忘记了。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多看课外书报,让学生多看课外书报也是对学习差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曝光一样,后进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因此,可以有计划地让后进生阅读一些参考书籍,让他们阅读一些参考书籍成为补后进生“拙”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这样,他们的“智”和“知”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综上所述,老师可以从后进生的心理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着手,从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来落实对学困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和引导,进而促进其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促进学习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