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知识产权领域中的禁诉令制度,包括其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司法实践以及相关案例。文章还讨论了禁诉令制度的签发要点、违反禁诉令的计罚措施、拒绝签发的案例以及禁诉令制度的国际化趋势和未来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禁诉令制度概述
禁诉令是法院对被申请人签发的限制性禁令,禁止其在其他法域就相同或类似纠纷提起或继续进行诉讼程序。起源于英国,最早用于解决平行诉讼问题,近年来在我国法律中构建了行为保全制度,并在知识产权纠纷领域有签发此类禁令的司法实践。
关键观点2: 司法实践案例
我国法院在知识产权纠纷领域签发的禁诉令主要涉及到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特别是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纠纷。华为诉康文森案是我国首例禁诉令,此后我国法院陆续签发多起禁诉令。
关键观点3: 禁诉令签发要点
法院在签发禁诉令时主要考虑必要性、合理性、公共利益及国际礼让等因素。必要性包括是否因被申请人的行为阻碍审理或导致判决难以执行,合理性考虑不采取行为保全措施对申请人的损害是否超过采取行为保全措施对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害。
关键观点4: 违反禁诉令的计罚措施
违反禁诉令的计罚措施包括按日计罚的罚金,甚至可能面临监禁。我国法院在个别案例中已对违反禁诉令的当事人实施了罚款等惩罚措施。
关键观点5: 拒绝签发的案例
在某些案例中,法院可能会拒绝签发禁诉令,特别是在案件均处于未决状态的情况下。此外,国际社会对禁诉令的争论也可能会影响其签发。
关键观点6: 结语
禁诉令是防止和减少滥用平行诉讼、维护国家司法主权的重要工具。我国法院在不断完善禁诉令规则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私法秩序的协调与维护。
文章预览
导读: 2020年8月27日,在受理行为保全申请后的48小时内,最高人民法院紧急就华为诉康文森案作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首例禁诉令,责令康文森公司不得在终审判决作出前申请执行德国杜塞尔多夫法院的停止侵权判决。直至今日,我国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纠纷(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领域共签发五例禁诉令。 FUNTO LAW F I RW 1 禁诉令制度 禁诉令是指:法院就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签发的限制性禁令,责令其不得在其他法域就相同或类似纠纷提起或继续进行诉讼程序,是一种行为保全措施,包括永久性与临时性两种类型。 禁诉令制度起源于英国,最早主要用于王室法院与教会法院、普通法院与衡平法院之间争夺管辖权,解决英国国内的平行诉讼问题(Bushby v. Munday [1821]5 Madd.297)。 19世纪,英国法院将禁诉令用于国际平行诉讼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