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与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股权案》进行公示。文章介绍了中国石油集团等通过收购中核集团等持有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股权,进行战略投资。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入局核聚变技术攻关,包括地方国资和民营企业。核聚变技术涉及多个高精尖领域,依靠单个科研机构或企业难以突破系统性难题,因此成立了可控核聚变联合创新体。文章还介绍了核聚变技术的发展路径、企业布局以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相关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企业和资本纷纷入局核聚变技术攻关
中国石油集团等通过收购股权进行战略投资,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参与攻关核聚变技术,包括地方国资和民营企业。可控核聚变具有诸多突出优点,被视为颠覆性能源技术。
关键观点2: 核聚变技术涉及多个高精尖领域,需联合创新
核聚变技术涉及超导材料、真空设备、等离子体控制等多个领域,需要多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中核集团牵头成立了可控核聚变联合创新体,涉及上游材料供应、制造研发和下游应用等环节,包括能源企业、装备制造企业等。
关键观点3: 不同企业对核聚变技术有不同的研究路径和投资方向
除了传统的托卡马克装置方案外,还有民营企业探索新型技术途径的探索,如紧凑型聚变装置、球形托卡马克装置、仿星器装置、场反装置、氢硼聚变等。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有助于推动核聚变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文章预览
全文 4381 字,阅读大约需要 12 分钟 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 南方能源观察 微信号:energyobserver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omagazine@126.com eo记者 潘秋杏 编辑 黄燕华 审核 姜黎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与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聚变公司”)股权案》进行公示。相关信息显示,中核集团、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聚变能源公司”)等签署协议向中国聚变增资。交易完成后,中核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中国聚变公司57%股权、中国石油昆仑资本持有中国聚变公司20%股权、上海聚变能源公司持有中国聚变公司11.81%股权。 2025年3月1日,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