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全国已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及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效果显著。截至目前,“十四五”生态保护修复预期目标已基本完成,保护修复面积超过1.2亿亩。未来,我国的生态保护目标仍然明确,计划通过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等手段继续推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过1.2亿亩,“十四五”生态保护修复预期目标已基本完成。
全国实施了多个保护和修复工程,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观点2: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现了各类自然生态要素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该工程通过综合措施,保护并修复了自然生态系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截至2024年底,中央财政资金已累计下达1006.5亿元用于该工程。
关键观点3: 我国的生态保护目标仍然明确,计划继续推进生态保护工作。
按照计划,到2035年,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要保持在315万平方千米以上,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18%,国家公园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文章预览
记者今天(4月22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目前我国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过1.2亿亩,“十四五”生态保护修复预期目标已基本完成。 截至目前,全国已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保护修复面积超1.2亿亩,“十四五”预期目标基本完成。此外,全国还实施了49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195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自然资源部表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现了各类自然生态要素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截至2024年底,中央财政资金累计下达山水工程1006.5亿元。按照计划,到2035年,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要保持在315万平方千米以上,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18%,国家公园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