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雀巢集团正式收购徐福记创始人徐氏四兄弟剩余的40%股份,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交易完成后,曾经的民族品牌徐福记已变成外资品牌。本文回顾了徐福记的发展历程,包括其创业初期、品牌发展、与雀巢的合作以及近期的股权变动等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雀巢收购徐福记剩余股份
雀巢集团完成了对徐福记创始人徐氏四兄弟剩余的40%股份的收购,使徐福记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关键观点2: 徐福记的发展历程
徐福记从台北街头摆摊卖糖果起家,后开设食品厂,转型做糖果代工,再到创立自有品牌,发展高端糖果市场,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变化。
关键观点3: 徐氏兄弟与雀巢的合作
早在2011年,雀巢就曾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如今,雀巢通过收购剩余股份,进一步加强对徐福记的控制。雀巢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希望通过收购扩大在中国糖果市场的份额。
关键观点4: 徐福记的现状与挑战
虽然徐福记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销售额,但海外市场收入有限,拳头产品难以打开市场。同时,作为外资品牌,徐福记也面临着如何保持自身品牌特色和发展独立性的挑战。
文章预览
别忘了拉到最下面添加我们的粉丝群哦~ 昨天,雀巢官网发布公告,正式与“糖果一哥”徐福记达成协议,收购其创始人徐氏四兄弟剩余的40%股份。交易完成后,徐福记将成为由瑞士雀巢集团100%控股的子公司。 虽然不清楚这次收购的金额,但根据14年前,雀巢用17亿美金收购徐福记60%股份推算,这次交易额应不低于11亿。 从股权上来说,与“前辈”中华牙膏、哈尔滨啤酒、大宝一样,曾经的民族品牌徐福记已变成了外资品牌。 徐氏兄弟也在创业33年后,完成了套现,彻底离开了糖果行业。 支持者认为徐氏兄弟的选择非常理性,落袋为安;反对者认为,他们背叛了民族品牌的初心,过度追求个人利益。 两种观点,孰对孰错?也许,我们能从徐福记发家经历中找到一些解答。 年轻时为讨生活,徐氏四兄弟在台北街头摆摊卖糖果,因价格便宜,量大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