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中国参与了这次重要监测。文章介绍了小行星预警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参与小行星撞击预警
中国利用多个望远镜站点进行了小行星的观测和跟踪,包括紫金山天文台的望远镜和新疆星明天文台的望远镜。
关键观点2: 全球监测能力提升
得益于全球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能力的不断提升,小行星撞击预警的成功案例日益增加。
关键观点3: 小行星撞击预警的意义
小行星撞击预警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人类科技的进步,还有助于防范潜在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
文章预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我国再次开展多站点组网观测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近日,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这也是2024年第4次小行星撞击成功预警。 这次事件我国处于监测的关键地理位置,星历表显示,我国天黑后就可以对这颗小行星进行后随观测。紫金山天文台组织姚安高精度测量平台口径0.8米望远镜、央视新闻客户端冷湖MASTA口径0.7米望远镜阵列及口径2.5米墨子巡天望远镜开展跟踪观测,最终观测到撞击前42分钟的图像。新疆星明天文台也利用其口径0.5米HMT望远镜和口径0.28米GY7望远镜开展了观测。 根据国际小行星中心汇集的全球观测数据,在小行星抵近过程中,紫金山天文台预测其进入大气层时间2024/12/03 16:15 UTC,位置60.80°N,118.98°E,计算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