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书童2002

【浅读三国】英雄微时待显达—曹操

书童2002  · 简书  ·  · 2018-08-05 19:33

上篇:【浅读三国】英雄微时待显达—刘备

世人对曹操的评价大多是“乱臣贼子”,京剧里的曹操更惨,被直接脸谱化成白脸。

是这样吗?

答:不是。

人是复杂的,有多面性。一刀切,脸谱化,对曹操不公平。

曹操也是人。

先说从童年到青年。

第一,自幼多机变。童年的曹操也贪玩。曹操的叔叔看曹操每天游荡玩耍,于是告诉曹操的父亲,让其多加约束。曹操也有应对之法:叔叔来时曹操假装中风倒在地上。叔叔担忧他,赶紧告诉他的父亲,但父亲来时,曹操又恢复正常。如此这般,如“狼来了”一样,曹操父亲不再相信叔叔的话。曹操也落得自在。有点无赖又有点可爱。

第二,有企图心。汝南许邵,因为知人而名声在外。曹操去拜见许邵,请他“看”自己。许邵不回答,曹操立刻问第二遍,可见曹操非常想知道自己未来的前途。

而许邵也不负他望,吐露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第三:有胆识。二十岁时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到任即在县城的四个门设五色棒,有犯禁者,不论豪贵,一律棒罚。中常侍的叔叔提刀夜行,违反规定,被曹操巡夜是拿住,当场棒罚,自此立下威名。

第四:有勇谋。黄巾军起时,曹操官至骑都尉,领五千马步兵支援颍川,大获全胜。战役过后,又马不停蹄,追赶败兵。

第五:有谋略。何太后的弟弟何进主张杀进宫中,灭掉掌权宦官。千钧一发之际,曹操阻止了这一计划,因为宦官掌权由来已久,势力已盘根错节,只能谋划,不能激进。

但很快消息传来,皇帝崩,宦官操纵,已立新君。曹操当机立断,应该“先正君位,然后图贼”。这和后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异曲同工,抓住最关键。

第六:亦正亦邪。何进计划号召四方英雄讨伐宦官时,谋臣反对,因为如此大张旗鼓,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怕是弄巧成拙。在此难于决断时,仍是曹操站出来,提出一个方法:暗杀,且只杀元恶。谋略在于擒贼先擒王,为正,但用暗杀的办法,却也是不择手段,成事不拘小节。

第七:果断。何进没有采用曹操的暗杀计谋,仍旧是差使去各镇募兵。如此,宫外的何进和宫内的十常侍关系已剑拔弩张。在此千钧一发时刻,太后宣何进入宫。曹操当即要求“先召十常侍出(宫),然后(何进)可入”,怕的是何进有进无返。但何进不以为然,执意入宫。曹操在宫外列兵做了防备,奈何鞭长莫及,何进一入宫即被埋伏的宫中侍卫砍成两段,死于非命。

第八:有情怀,有抱负。宫变之后,董卓专权,飞扬跋扈无恶不作,宫中老臣,宫外百姓都苦不堪言。此时,曹操第一个站出来,自告奋勇去暗杀董卓。

暗杀失败后,又连夜逃出,拜会商业大贾卫弘,争取到物质资助,并广发檄文,召会各路诸侯和天下英雄,共谋反卓。

这阶段的曹操,是位有志青年。

这时的微时,是相对以后而言。

在曹操的主导下,反卓同盟成立。

从此,开始轰轰烈烈,叱咤风云。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