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旅之声
“中国旅游”是国家旅游局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局,共同打造的一个官方旅游资讯发布平台,服务广大游客,宣传中国旅游。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文旅之声

让文旅“流量”变发展“增量”

文旅之声  · 公众号  · 旅游  · 2025-05-19 16:5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中国旅游日”展开,回顾了旅游业在中国的发展壮大,阐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带来的各种影响。文章指出,旅游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文化的融入为旅游带来了新鲜活力,催生了旅游消费新场景,打造了经济新亮点,塑造了城乡新形象,构筑了精神新家园。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旅游日见证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

文章通过“中国旅游日”这一特殊日子,回顾了我国旅游业从起步到如今的壮大过程。

关键观点2: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鲜活力和旅游消费新场景。

文章强调了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性,文化的融入使得旅游场景变化无穷,始终有新鲜玩法。

关键观点3: 旅游已成为经济新亮点。

文章指出,旅游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新亮点,越来越多的地方将发展旅游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

关键观点4: 文化和旅游在城乡形象塑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通过贵州的“村超”等例子,展示了旅游如何帮助城乡传递崭新形象。

关键观点5: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强调了旅游活动的精神文化属性,通过红色旅游、文博游等例子,展示了旅游在构筑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预览

5月19日,对于“旅游”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14年前,这个日子被冠以“中国旅游日”之名,开始见证中国旅游业的从小到大、由弱渐强。 14年过去,旅游早已成为一种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75亿,同比增长26.4%。 当“景区”的概念被“打卡点”延展,当默默无闻的县城被游客发现惊喜,当青瓦白墙的街区被越来越多人寄托乡愁……仔细观察我国日益发展壮大的旅游市场,文化的融入不断带来新鲜活力。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重塑旅游,进而影响深远。 催生旅游消费新场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戴上VR装置,“苏轼”便来到你眼前,诉说起他的跌宕人生。 5月18日,VR大空间探索体验项目《遇见东坡》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启。一群“东坡迷”早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