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国内评级机构在近年来的评级调整情况。自2025年以来,评级调整次数显著减少,以维持评级不变为主。调高和调低次数均同比减少,且幅度大幅缩小。评级变动中的分化特征明显,国企信用评级更易上调,而民营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其信用评级更易下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评级调整概况
国内评级机构主体评级调整次数减少,以维持评级不变为主。截至2025年4月17日,信用主体评级调高28次,调低12次,且调高和调低次数均同比减少。
关键观点2: 评级变动的分化特征
评级上调主体中前次评级为AA+的主体占比较高,而评级下调的主体中前次评级等级普遍较低。此外,被下调的企业全部为民营企业,反映出现阶段民营企业在市场环境和融资方面的困境。
关键观点3: 国企与民企的评级差异
国企信用评级更易上调,部分企业在经营业绩改善或获得外部支持时,评级会上升。而被上调信用评级的全为国企,其中城投企业占据多数。与此对比,民企在面临市场冲击和融资困难时,信用评级更易下调。
关键观点4: 评级上调与下调的具体原因
评级上调的原因包括股东支持力度增强、盈利与获现能力提升等。而评级下调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持续亏损、盈利能力恶化、年度报告虚假记载、债务问题、实际控制人变动风险等。
文章预览
2025年以来,国内评级机构的主体评级调整次数显著减少,整体以维持评级不变为主。 截至2025年4月17日,2025年信用主体评级共调高28次,调低12次 ,评级变动幅度同步大幅下降,调高和调低次数分别同比减少73%和33%。 在评级变动中分化特征表现的尤为明显。评级上调主体中,前次评级为AA +评级的主体占比约54%,而评级下调的主体中,前次评级等级普遍低于A -,这部分企业面临着诸多经营困境,信用风险不断累积。 从企业性质看,被下调的企业全部为民营企业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融资渠道受限等挑战,部分企业在经营不善时容易出现财务风险,进而导致信用评级下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被上调信用评级的全部为国企有13家,其中涉及城投企业(预警通口径)占据9席。 国企在资源获取、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