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执笔人夏可冰

有内味了,底色才是共鸣的

执笔人夏可冰  · 简书  ·  · 2020-07-04 13:59

01

七月已至,可能是周围圈子的原因,一直看到有关于“复盘”的概念;那我得参与进来,原因极其简单,得有内味。人都有主观的思考意识,包括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我不认为这是一句废话,因为废话是没有意义的,包括这一句和上面那一句。


复盘开始的第一步,我就推翻的他人嘴中“正经‘的创作方式,对的,我认为是他人而不是别人;既然能指证缺点,那就不是外人,而是希望你成长为更优秀的认可者。不知看惯我以往文字风格的读者接下来会不会有所诧异,”正经“的文字被藏匿,不会表露得过于露骨。


我想是自己对”正经“这个概念存在一丢丢偏见吧!一是对“正经”认识的浅薄,二是对”正经”认识的片面.


在多元的时代中,我们总会纠结一些小事情,因为发展迅速,我们的话题点已经不再是广阔的、遥远的。而是当下的、趋炎附势的,如嚼蜡,如半夜是否关掉那盏无碍台灯的思绪。我想之前就是因为这样,文字的创作范围才受到了限制。现在不认为自己完全放开,倒是像屙屎撒尿般随之随时而去,不用去想何时何地去解决这基本的生理问题。



02

毛主席曾为贾谊写过一首诗:贾生才调世无论,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这首诗讲得就是贾谊在任官期间,因梁怀王坠马而死自己一直自责,终生抑郁而逝。尽管贾谊的才华可谓独领风骚,与屈原相媲美,却因为自己“狭隘”的心胸而英年早逝。所以说对于已经发生无法改变的事实正常面对,就像我在创作的道路一样,我也在摸索,听取意见、改变、前进,不能因为一点荆棘而原地踏步或退缩。


还有一点,就是之前确实认为自身已经完全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看来拥有不等于掌握,掌握不等于控制,控制不等于领悟。 所以之前都是单一的独断。目前我把独断定为人最可怕的一种思想行为之一。 人应是这样成长的,等把一切想通后,如木桶的短板慢慢变高,装得水自然也越来越多了。当然,得先假设我这一项的思想行为是正确的。


人的日常表达方式,最多的就是说话。单单去看这说这个字。“说“是由”言“与”兑“组成,意思就是说出去的话得兑现。这种兑现不只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是语言的责任。 我现在做的就是一种文字传递的责任,既然是责任,那就有使命,有了使命,就得一直有不失底色的共鸣。

何为底色,就是一开始做某件事的初心,被享受者所需要的某种共鸣感。


03

在保护自己的底色就得拒绝诱惑,人在世最大的诱惑应该就是危险。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有位老者如往常般在河边钓鱼,一尾鲫鱼看见鱼钩的美食,很快的游过去,于是凭经验断定是鱼钩,便很快的游走了;后来鲤鱼随着鱼饵的香味游来,绕着鱼饵转来转去,经过思考后也游走了;紧接着过来一条鲢鱼,盯着鱼钩看了几个时辰,就在这个时候一开始的那条鲫鱼又游了回来,认为这么美味的鱼饵不吃,岂不是很傻。就在这时鲤鱼看见鲫鱼贪婪的样子赶来劝阻。没想到鲫鱼有点生气,认为不冒点风险,怎么能吃到美味的东西;正在准备要去咬鱼饵时,鲢鱼赶到并提醒鲫鱼以前可是吃过亏的,鲫鱼这时已经被美味迷惑,怀着侥幸的心理咬了一口,只听见啪的一声,它被重重的甩上了岸。


你看,假如决定每件事之前都能想到结果,是不是就不存在危险了。比如鲫鱼想象自己被蒸熟后放在盘子里并面对着一张丑陋的面容对它龇牙咧嘴,垂涎欲滴,口水在它柔嫩的皮肤蔓延,在被一块块割开吃掉,它肯定不会被诱惑。 因此第一个觉察危险的人并不见得会抵制诱惑,而往往是那些沉默的、理性、谦卑的人远离了危险,走上了正确的路途。

摆脱偏见、纠结、独断、诱惑后,创作才算有趣,被享受的也有了趣味,更有了内味!


04

那么文字本身到底是给谁阅读,或者创作本身用于做什么。在我看来是寻找共鸣吧!而不是说教。 当把个人认为正确的价值观被他人认可并有了共同的话题,这才是真正的目的。阅读者人群参差不齐,因此孔子要是看到,肯定大喜。


在论语中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本意并不是我们主观理解。在当时的世俗观念的影响,女子受到教育的机会几乎不存在,女性的职责便是相夫教子,如果想受到平等的教育水平,估计得女扮男装;小人是指一些品格地位低下之人,他们要想受到平等的教育,估计像刚出监狱的人一样,会受到一些人的冷眼旁观。因此这句话的本意就是女子与小人在那个世道下很难受到公平的教育,如果也像常人一样施教,那有失礼教,如果放弃不管,又于心不忍,自责遗憾。


所以在我们这个时代除了客观固定、特殊的资源以外,主观的大众资源共享是平等的,孔子看见应会潸然泪下吧!


七月!天气已然热到滚烫,所以我们总是会“熟”的,可能就在这个被自己复盘上半年的夏天,底色使我们有了共鸣,使我的创作也有了内味!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