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报道了谭建荣院士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的专访,内容涉及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角色、如何定位,以及产学研融合、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话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角色和定位
谭建荣院士认为高校是新的科研思想、新的产业技术的发源地和萌芽地,主要角色是培养学生并进行研发,然后由企业进行产业化。
关键观点2: 促进产学研用融合的挑战和策略
谭院士提到产教融合中每个项目有自己的难点,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以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打通整个链条。
关键观点3: 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谭建荣强调青年科技人才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无板凳问题,而不是板凳冷热。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培养兴趣是关键。
文章预览
“必记本”注:谭建荣,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研究。下文为谭建荣院士在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应中国教育在线就人才培养、高校科研及产学研融合等问题的专访,特此分享。 Q 问: 您一直在科研一线。在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去定位? 谭建荣: 高校是新的科研思想、新的产业技术的发源地和萌芽地,但真正的产业化还是要靠企业。 高校的主责是培养学生,并且由老师带领学生去做研发,研发出新型的技术、系统,新型的解决方案等等,然后由企业进行产业化。高校本身能够直接介入产业化的人是很少的。 Q 问: 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过去在产教融合方面我们有很多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