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阿胖读书
微信公众号:阿胖读书 回复 :简书,有豆瓣t...
今天看啥  ›  专栏  ›  阿胖读书

70%的成功人士都内向,做好这一点,让你内向的优势能充分发挥!

阿胖读书  · 简书  ·  · 2019-01-18 13:29

这个世界上33%的人都是内向的人,但这33%内向的人却看不到自己性格的优势,总想着变成一个外向的人,因为外向人不害怕和人说话、朋友多、受人欢迎、生活丰富多彩不空虚。但我们却不知道,70%的成功人士都是内向的人。

我一直也是一个内向的人,曾经有段时间也是羡慕外向的人不害怕说话、朋友多,受人欢迎,生活丰富多彩不空虚,于是疯狂的让自己变成一个外向的人,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也要随便说一下,刻意的把所有人都当朋友去结交,哪怕内心不认同,表面也笑着认同所有人表达的所有意见,并且接受所有邀请做着所有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在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终于崩溃了,太刻意的去迎合别人,而完完全全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整天强制性的勉强自己,浑身说不出的难受,于是不再这样,由于习惯了假外向的感觉,等再回到内向时,心理极度空虚,一段时间又投入到假外向当中,循环了好几次,通过阅读才慢慢抽身出来,并且对内向有了新的感悟,接下来将于大家分享我的想法,包括内向人的优势,以及如何发挥出内向的优势,希望能帮助大家认清内向,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不再盲目!

内向人的优势

创造力:因为内向的人更加喜欢独处,人在独处的时候是很容易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不被外界打扰,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与评价,更加容易跳出自身来全局思考,而群体性的头脑风暴,肯定是有用的,但想出的点子肯定不如独处时想出的,因为头脑风暴我们很容易受到别人思想的影响,再加上碍于面子,可能一些自认为不如别人的点子就没搬上桌面了,但说不定,这就是一个好点子。

内向人的能量来源正是孤独,外向人没有人在他身边,他的能量就容易枯竭,这也是内向人得天独厚的一个优势。

这点我深有感触,当我在学习与工作上遇到瓶颈时,无意的独处,我发现思路异常清晰,很多曾经想不通的事情都可以想通,并且极度发散,同时会发散出许多曾经没有过的想法,之后一直到现在,我每天无论多忙,至少都要给自己留下30分钟的独处思考时间,大家也可以这样做~

共情力:内向人通常比较敏感,更能感同身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一点真是可以搞定一切与人有关事情的优势。

通常我们与人交流抱怨时,我们是希望别人能感同身受,还是说无所谓,自己说说就好,可能有人会想说说就好,但如果对方真的能感同身受,自己的内心的苦涩会得到真正释放,内心会真正的感到愉快。

所以在社交上,内向的人看似朋友没有外向的人多,但人脉在我看来质量一定是优于数量的,外向的人认识的朋友很多,但每个人的熟悉成分只有3分,而内向的人共情力强,虽然没有广交友,但交到的朋友很可能会逐渐变成8分的熟悉,这样一对比,是不是觉得自己哪怕内向,也是很有优势,很有竞争力的啊。

善于倾听:尤其是在一对一谈话中,在对话中,每个人都会有想要表达的欲望,但此时你做为一个内向的人,你的倾听欲望更加强烈,很自然的充分满足了对方的表达欲望,这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如何发挥优势

上面说了内向有那么多优势,大家如果是内向的,多多少少也更加有信心了,那么我们如何充分把优势发挥出来呢?

你说内向的人不会表达,没什么朋友,正是由于长期维持这样一个状态,导致内向的人在这些方面的训练程度不如外向的人,而别的个人在独处状态能力下可以成长的行为也就自然而然的在训练,所有在我看来,除了我们去做那些完全依赖于内向特质的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优势之外,我们要让自己在某个时刻变得外向,但注意,不是一定要努力变得外向,而是在某个时刻外向。

比如我曾经内向的很害怕说话,特别是上台发言,但我却具有内向的优势〔共情力〕,我是如何发挥出共情力的优势的呢?当有上台发言的机会时,我会让自己在此刻变成一个具有外向特征,不追求结果,只追求做到,哪怕我上台发言什么也说不好,但一旦开始了,就容易持续下去了,所上台几次就好了,其次,当我与台下小伙伴对话时所展现出来的共情力,无疑是让与我对话的人和其他人感觉到十分舒服的,于是这种情况下我就充分把我内向的优势发挥了出来!得到的好处也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与自己签订好协议,在某些时刻要变得外向,这样能充分发挥出我们内向的优势!

总结:内向性格同样也有他巨大的优势,我们要学会接受它并运用好它,在内向状态时,不断的学习进步,再与自己做约定的方法,定期转化为外向性格,来把内向的优势发挥到实处,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PS: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有关于〔自我提升·思维·阅读·学习方法〕的内容与技巧,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阿胖读书

回复:简书  有豆瓣top250电子书资源相赠

点击读书群,可以获得一个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读书学习的环境,群主每天也会分享一本高分电子书~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