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网络流传关于80后死亡率的数据引发广泛关注,号称高达5.2%,引发社会讨论。专家对此表示数据严重不符事实,指出网络上的大多数文章都错误地引用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而实际上该数据并不能预测未来的死亡率,且人口普查数据只反映特定时间段的死亡率,不会针对特定群体进行统计。同时,文章还探讨了错误数据的可能来源,包括AI运算偏差和自媒体为流量而炒作。此外,文章也提到了防治AI造假的重要性和如何提高信息传播的可信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网络上流传的关于80后死亡率的数据严重不符事实。
大多数文章错误地引用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而实际上该数据并不能预测未来的死亡率。
关键观点2: AI运算偏差可能是错误数据的一个来源。
专家推测,由于AI训练语料不足或数据来源局限,可能导致错误的推算。
关键观点3: 自媒体为流量而炒作假数据。
一些自媒体为了变现流量,断章取义、借题发挥,助长离谱数据的炒作和传播。
关键观点4: 防治AI造假需要从技术治理和信息传播两方面入手。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技术治理和监管,公众也需要提高媒介素养,不盲目相信或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文章预览
近日,一组关于80后死亡率的数据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号称“截至2024年末,80后死亡率突破5.2%,相当于每20个80后中就有1人已经去世”,甚至提到,“80后的死亡率已经超过70后”。 网络上有文章号称,这些骇人听闻的数据来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所谓的“权威数据”。事实果真如此吗? “80后死亡率突破5.2%”? 专家:错得离谱! “80后5.2%的死亡率,开启了黄金一代的黯然离场”“当80后开始集体谢幕——5.2%死亡率背后,一代人的生存困境与时代之殇”……网络上有不少引用所谓80后死亡率数据的文章,还有不少自媒体在渲染80后的生活状况。 长期从事人口发展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李婷表示,这一数据与事实严重不符。 李婷在对网络上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后发现,大多数文章都号称该数据来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然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