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消协警告消费者警惕早教、健身等领域的“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他们通过策划闭店方案、处理遗留维权纠纷的群体,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并逃避法律责任。消费者在面对预付式消费促销时应保持理性,谨慎决策,并签署书面合同、妥善留存相关凭证。如遇商家失联并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消费者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或起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职业闭店人”的定义及其行为特点
职业闭店人指的是为经营不善的预付式消费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处理维权纠纷的群体。他们通常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吸收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然后关门歇业,使原经营者失联。
关键观点2: 中消协的消费提示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务必签署书面合同。面对促销要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谨慎做出决定。
关键观点3: 消费者的应对措施
消费者应要求经营者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发现商家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时,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向当地消协组织或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涉及诈骗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
文章预览
中消协提示:警惕早教、健身等领域“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 今年以来,早教、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关注。 中消协9月9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务必签署书面合同,遇有闭店操作先留证据再投诉。 据中消协有关负责人介绍, 职业闭店人 是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群体。 职业闭店人的一般操作是 ,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