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张大呆爱发呆

【时光故事1】我爸的保险柜里没有钱

张大呆爱发呆  · 简书  ·  · 2017-10-30 21:29
【时光故事1】我爸的保险柜里没有钱。图片源自网络
文 | 张大呆

1

“慢点,慢点……小心,小心……”

5岁那年的某一天,我正在院子里玩,突然听到老爸从外面回来的声音,他和三个叔叔正抬着一个长方体的“石头橱子”往家走。

这个“石头橱子”看上去好像特别沉,四个大人累得气喘吁吁。

我很好奇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后来,我爸跟我说,那叫保险柜。

在90年代的农村,保险柜还是个十分新奇的东西,别人家貌似都没有,有着小小虚荣心的我觉得特有面儿。

可是,保险柜是干什么的?

我爸说,是用来放非常重要的东西的。

在我的印象中,我爸可宝贵这个“石头橱子”了,把它放在了里屋床头边上,生怕别人靠近一步似的。

那应该有很多好吃的,或者有很多很多钱。我猜。

每次我爸捯饬他那个保险柜时,都不让我看密码,我只记得,他往左转,往右转,来回转了好多次,“哗啦”一声,门就开了。

然后,我就赶紧探着小脑袋往里瞅,心想着到底有没有好东西,但是几乎每次都会被我爸揪到一边。

我好奇又生气,为什么不让我看?!我笃定那里面一定都是好东西。

2

我曾经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尝试推动那个“石头橱子”,但它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依然矗立在那里纹丝不动。

我还试过学着我爸的样子,把保险柜上面可以转动的东西往左转几圈,然后再往右转几圈,可是,我并没有听到“哗啦”一声响,我没能打开它。

慢慢长大后,我才意识到,转动时需要对准密码数字,更重要的是,我没有插钥匙……

虽然,我爸不让我碰里面的东西,但是每次他都跟变戏法似的,给我变出几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小玩意给我。

印象最深的是,两个保定铁球(我写文章时专门查了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就是我们经常在年代戏里看到的富家大老爷经常放在手里把玩的两个锃光瓦亮的铁球,死沉死沉的,小时候劲儿小,一只手只能拿得动一个。

3

到初中的时候,我爸允许我拿里面的东西看,我知道里面有一些老照片,是我爸和他的兄弟姐妹也就是我姑姑、大爷(伯伯的意思)小时候还有爷爷奶奶年轻时候的黑白照片。

那些照片到现在还被我爸珍藏着,历史最悠久的一批照片,应该有四十七八年了。

我见过我爸和我大爷、二大爷小时候的合影,他那个时候才三四岁的样子,我滴妈呀,我爸的萌点超出了我的想象,萌帅萌帅的,可爱化了,完爆我和我弟小时候。SO,后浪还是没能比过前浪……

还有一张让我记忆非常深刻的照片,是我大爷家大哥和二哥的合影,他们一个五六岁,一个三四岁的样子。

虽然那个时候农村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也不富裕,但是,两个小孩看上去是那么得开心、快乐。

我从小就觉得我两个哥哥跟我大爷大娘长得一点也不像,兄弟两个彼此长得也一点也不像,但是,特别神奇的是,他们俩小时候竟然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而现在,随着我大哥年纪越大,长得越像我大爷了……

4

我小时候从未见过家里有胶片相机的影子,怎么会有那么多照片呢?

我爸说,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他小时候的照片不知道谁给拍的。但是,80年代的那批照片,是他回家探亲时,从部队借的。

保险柜里,还有我爸妈的结婚证,我弟出生时求的平安符……哦,好像还有一些生产大队时期的粮票。

初中毕业的暑假,没记错的话,那天是7月7日,因为前一天是快乐男声四进三(还是五进四,记不清了)看了不到一半,我爸就把家里有线给拔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搬家走了,离开了那个我生活了十三年的地方。

但是,保险柜还留在了老家呀,里面不是有很多宝贝吗?怎么不带走?我有些疑惑。

或许,它还担负着守护老宅的使命?

后来,老家我已经不怎么经常回去,每年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去几趟,而每次回去,我爸都会打开保险柜,给他的那些宝贝通通风。

5

我们老家有个庙,老人们经常去那里祭拜,每年三月十六都会举行庙会,大约持续三天时间,每逢庙会,十里乡村的人都会前去游玩,那阵仗,堪比过年。

上小学时,每逢庙会,中午放学后,都会跟哥哥姐姐或者小伙伴一起去买糖葫芦、肉火烧吃,还会买些老奶奶手工绣的小老虎等的小玩意。

老家的庙会,陪伴了我整个童年时期。

大四下学期,五一,听说庙里又增添了一座雕像,我想着很久没回去了,就从学校跑回了老家。

老宅的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已经没有下脚的地方,只能人工硬踩出一条路来。不过话说回来,幸亏当时恰逢春天,如果是夏天的话,说不定院子里面还会有蛇鼠在纳凉呢。

那一次回家,我爸把保险柜的密码告诉了我,还告诉了我应该怎么打开,但是,我转头就把密码给忘了。

也是那时候,我知道了我爸的保险柜里并没有钱,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里面锁住的,全都是回忆。

6

而这大部分回忆,都是跟我爸曾经效忠过的部队和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关。

厚厚的一摞照片,黑白的,彩色的,一寸的、两寸的,五寸的。

他拿着一张张照片,跟我讲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18岁那年,部队征兵,我们村的名额非常少,我爸非得吵着要去当兵。家里本来想让高大威猛的老二去,结果,我爸使小孩性子,跑去我大姑家一把鼻涕一把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什么也要去,好像当时因为太过于激动,骑自行车时还把自己摔了一跤。

后来我大姑说,我爸那时候特别拗,谁劝也不听,没办法,大家只能顺着他的意。

最后,他高高兴兴地去当兵了,可是他不知道,部队军训原来需要三个月。

而自打我爸进了部队,我奶奶经常在家哭,担心他在部队受委屈,吃不好穿不暖。

我爸属于众多孩子中比较受疼爱的那一个,因为孝顺、听话、年纪小,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爸三四岁的时候得过一场病,差点丢了半条命,所以,爷爷奶奶和姑姑大爷比较疼他。

说起入伍,当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爸个子不高,一米七(其实在那个年代也不算矮),但是体重只有80斤,一度因为体重太轻差点当不了兵。

7

刚入伍那会儿,我爸特别积极,什么都是抢着干,自己的活干完了就帮别人干。

有一张黑白照片,是我爸和他们班长的合影。说起这个班长,我爸是又爱又恨,为啥呢?

当年这个班长急于表现自己,想起种棉花这个招,但是又不想一个人干,就拉着我爸陪他给部队种棉花。这是令我特别惊讶的一件事,在我的印象中,部队的军人都是训练打枪上战场的,万万没想到,部队原来还会种棉花。

入伍第一年,每天早晨五点起来去种棉花,出发时,食堂还没发饭,回来时,早饭经常已经凉了,他就吃了一年凉米饭,现在的胃病就是那个时候落下的。每次看我爸胃病犯了,表情特别痛苦时,我就特别恨他那个班长。

但是,也正是这一年,因为表现突出,我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每次说起这个,他都特别骄傲:很少有人入伍第一年就能入党呢。

他还荣获了个人三等功,这大概是他最最珍惜和最最骄傲的荣誉了吧,那个奖章我见过,以前在我家保险柜放着,跟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章放在一起,但是搬家后,就不知被他“藏”在哪儿了。

除此之外,我爸还被调职去做文书工作了,工作轻松了不少,但是为了守好岗,他拼命练字,并最终练出了一手帅气飘逸的字。

我从小就特别仰慕我爸,每次看他写字都看得特别入迷,因为他只要一提笔,不用花费多大力气一行字一气呵成,错落有致得整齐,我常常幻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写出像老爸一样漂亮的字就好了。

8

有一张我爸和一台电视机的照片,那是一台大约10寸的黑白电视机。

他说,那时候,每天晚上部队都会组织看电视,接受思想教育,有时候还能看上电视剧,他心目中最经典的那版《射雕英雄传》就是当年在部队看的。

在为数不多的几张彩色照片里,并列着四个大长腿,其实我爸腿不长,可能是因为太瘦了,显得比较长。

一眼望去,我爸老洋气了,“摩登”得闪瞎了我的眼,皮裤长靴,胸前还挂了一块怀表,不过,那应该是复原之后照的照片吧,因为不是小寸头。

说起在部队的点点滴滴,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也许我们对我们而言,最美的青春年华绽放在大学,但是,对我爸而言,他的青春岁月就是扎根在部队。

虽然现在他和战友已然天各一方,甚至也不像我们年轻人一样,可以经常通过网络社交增进联系和感情,但是他们那辈人总是悄悄把感情深埋在心底,从不曾忘记那群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兄弟。

9

2014年年底,有一天晚上六点多,给我爸打电话,问他干啥呢,他说在潍坊。

我纳闷儿了,我们家在潍坊好像没亲戚,怎么跑到潍坊了呢?

原来,他战友的儿子结婚,特意邀请他去参加婚礼。婚礼上,他还见到了二十多年没见面的老战友,从他的语气里能够感受到,他兴奋地像个孩子。

那么多年没联系,怎么邀请你去了?他得意地说,这些年来还跟几个同乡战友留着电话,那个伯伯就是通过其他战友找到我爸的。说实话,我爸不是个喜欢凑热闹的人,没想到,这次邀约他竟然那么痛快地就答应了,还跑那么远。

简单聊了几句之后,他竟然催着我挂电话:你还有事儿没,没事儿的话我这边忙着呢。

哎呦喂……竟然挂我电话。

前几天,中秋节,我们全家去我姥姥家,中转站时,路上碰到一个头发白了一半的中年男子,我爸脸上堆满了笑容,迎步走了上去。

只见远处,两人相谈甚欢,我一脸问号脸地看着我妈,我妈说,那是你爸的战友。

看着老爸的笑脸,我抿起嘴角冥想,那个人,或许也曾经被锁在保险柜里过?

把心情揉进梦里,把故事讲给你听。我是张大呆(张小羊),一个有点执念的码字工,与你记录生活,讲述故事,分享身边事。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