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作为一个技术分析时代走过来的草根投资者对指数、图表、市场脉络的理解与运用。文章涵盖了作者设计的新图表模型、Wind全A五年之锚的使用与更新、中美视角下的股债性价比比较、偏股基金3年滚动年化收益的重要性,以及规模风格轮动三棱镜和中证红利股息率追踪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图表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设计了一系列新图表模型,用于展示市场脉络,帮助把握市场趋势。这些图表模型包括Wind全A五年之锚等,旨在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
关键观点2: Wind全A五年之锚的使用与更新
作者通过每周更新的Wind全A五年之锚图表,帮助投资者对当下A股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有一个直观认知,通过动态平衡来重置风险配置。
关键观点3: 中美视角下的股债性价比比较
作者通过比较中美视角下的股债性价比,强调了A股在内资和美元资金眼中的不同性价比。特别是在当前美联储加息背景下,A股的股债性价比受到一定影响。
关键观点4: 偏股基金3年滚动年化收益的重要性
偏股基金指数3年滚动年化收益作为市场情绪的衡量指标,对于投资者判断市场走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此指标来提示市场泡沫和底部。
关键观点5: 规模风格轮动三棱镜的应用
作者介绍了规模风格轮动三棱镜在A股投资中的应用,通过跟踪不同品种之间的轮动,帮助投资者捕捉大小盘、成长/价值风格轮动的机会。
关键观点6: 中证红利股息率追踪与40日收益差跟踪
作者通过追踪中证红利股息率和40日收益差,评估红利的潜力并提醒投资者注意追高风险。同时,也介绍了红利策略在A股和港股之间的轮动情况。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