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回顾了法国纪录片《3615不再回应》关于Minitel的历史,介绍了新技术与人工智能(AI)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文章讨论了AI与电力行业的双向奔赴关系,包括数据质量、技术匹配、投入产出、逻辑伦理等谜题。同时提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加强绿色电力和算力的协同融合发展。文章还采访了赵俊华教授,他谈到了AI大模型的发展路径、算力需求、与能源新创公司的合作、电力—算力协同以及数据中心对绿电的需求等话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技术与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成为关注焦点
随着人工智能浪潮的兴起,电力行业也开始探索与AI的结合,面临数据质量、技术匹配、投入产出、逻辑伦理等挑战。
关键观点2: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推动绿色电力和算力的协同融合
国家层面印发的指引提出推进算力与绿色电力的融合,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和算力枢纽节点的协同联动,推动绿色电力转换成绿色算力。
关键观点3: 赵俊华教授关于AI大模型发展的观点
赵俊华教授认为AI大模型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当前算力缺口较大,特别是绿电需求成为核心城市发展AI产业的痛点。他提到,国内电网和数据中心面临一些挑战,但也强调发展人工智能必须与实际使用相结合才能产生效益。
文章预览
全文 229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者按 2022年9月,法国拍了一部纪录片《3615不再回应》,回顾了法国国内最早的局域互联网“迷你电话”(Minitel)的一生,人们曾用它来看新闻、查股票、订购葡萄酒。在线拍卖网站上,Minitel是文物收藏家们争抢的古董,依然能够连接到现代互联网,还很好用。其中一台曾经被拿去展览,键盘上写着一行字:“乔布斯杀了我。” 新技术总是在万众瞩目下启幕,又在回忆感怀中谢幕。随着人工智能(AI)浪潮掀起,几乎每个领域都希望立于潮头,作为现代工业血液的电力行业当然也不例外。与其他工业领域不同的是,电力与AI的理想关系不是单向依存,而是双向奔赴。 当OpenAI首发ChatGPT-4大模型时,电力行业谈论得最多的是“大模型来了,电还够用吗”;当DeepSeek横空出世时,电力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