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人物

名校毕业后,我陪伴了150位休学少年

人物  · 公众号  · 人物  · 2025-05-06 14:42
    

主要观点总结

任竹晞是一位成功的教育者,她以自身的休学经历和对教育体系的深刻认识,创建了「一出学社」,为休学青少年提供学习社区,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信心、动力、能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她强调,教育不仅是追求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自我,发掘学习的乐趣,并认识到学习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过程。任竹晞的女儿也展示了高敏感性格和适应挑战的问题,但她通过分享自己的休学经历,鼓励女儿面对挑战,并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追求成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任竹晞的休学经历

任竹晞通过休学两年,探索自我,并发现对教育的热爱,最终成为教育者并创办了「一出学社」。

关键观点2: 一出学社的目标

帮助休学青少年找回学习的信心、动力、能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关键观点3: 教育的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追求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自我,发掘学习的乐趣,并认识到学习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过程。

关键观点4: 任竹晞对教育的看法

任竹晞认为,教育体系需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为了个人成长和社会联系,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成绩和排名。

关键观点5: 任竹晞的女儿和教育

任竹晞的女儿展示了高敏感性格和适应挑战的问题,但她通过分享自己的休学经历,鼓励女儿面对挑战,并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追求成绩。


文章预览

北京北四环一间大约140平米的三居室里,有个专为休学少年创办的成长中心,名叫「一出学社」。   还没进门,就能看到楼道里贴着很多学生们的野外游学照片和心得笔记,还有他们最近在讨论的话题,各个角度的资料被好好地整理总结了出来。   走进屋内,墙上贴着卡通课表,「逻辑思维」「社交能力」「性别教育」「社区会议」等等课程,不同于学校体系内的课程设置。在这里,平等和尊重是最重要的准则,拍照前要征求孩子们的意见。课堂上,他们可以针对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没有任何标准答案。他们不需要在某个固定框架内学习。   2019年,任竹晞和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朋友共同创建了一出学社,过去6年,任竹晞陪伴了150多名12岁至18岁休学少年的生活和成长。在她的观察中,造成学生们休学的原因有很多,过高的成绩期待、自由空间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